2016年天津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word版)

发布时间:2016-06-17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范文报告 手机阅读
《2016年天津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word版)(2)》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06-17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用来做焊接金属时保护气;②盐酸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③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④熟石灰具有碱的通性,常用于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以中和酸性,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⑤金刚石硬度很大,常用于割玻璃;⑥氯化钾中含有植物营养元素钾,属于钾肥.

  解答: 解:(1)可用作钾肥的是氯化钾;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金刚石;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

  (5)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

  (6)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

  故答案为:(1)⑥;(2)⑤;(3)②;(4)④;(5)①;(6)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通过该题的作答,我们要明确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17.(5分)(2015•天津)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A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 B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NaF .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解答;

  (2)元素周期表的是门捷列夫编制的;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9,相对原子质量19.00,及元素符号、名称,进行判断;

  (4)根据氟原子的结构特点解答.

  解答: 解:(1)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门捷列夫;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氟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氟的原子序数是9;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 NaF.

  故答案为:

  (1)A(2)B(3)B(4)得到 NaF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图回答最简单的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18.(9分)(2015•天津)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硬水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C (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20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 乙 (填“甲”或“乙”).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 B (填字母).

  A.w(甲)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的含量,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答: 解:(1)水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3)蒸馏是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5)①在2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乙.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w(甲)>w(乙),

  故答案为:(1)属于(2)硬水(3)C(4)2H2O 2H2↑+O2↑(5)20;乙;B

  点评: 解答本题要理解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要掌握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19.(6分)(2015•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 SO2

  (2)锌和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3)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HCl+KOH=KCl+H2O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KOH=KCl+H2O.

  故答案为:(1)S+O2 SO2;(2)Zn+H2SO4═ZnSO4+H2↑;(3)HCl+KOH=KCl+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0.(6分)(2015•天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O2 ;D CaCO3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CO2+C 2CO .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2CO2+2Na2O2=Na2CO3+O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D是CaCO3;

  (2)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 2CO;

  (3)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Na2CO3+O2↑.

  故答案为:(1)O2,CaCO3;

  (2)CO2+C 2CO;

  (3)2CO2+2Na2O2=Na2CO3+O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8分)(2015•天津)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C (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④ (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MgCl2 (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Fe、Cu (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 2660 t.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分析回答;

  (4)利用赤铁矿石的质量与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根据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铁的质量.

  解答: 解:(1)在常见的金属材料用品中,铝导线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

  (2)①、铝与硫酸铜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可知银的活动性比铜弱,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①是可行的方案.

  ②、银与硫酸铝、硫酸铜都不反应反应,可验证铝、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与但不能验证铝、铜的活动性,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②是不可行的方案.

  ③、铜、银与硫酸铝都不反应反应,可验证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验证铜、银的活动性,不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③是不可行的方案.

  ④铜与硫酸铝不反应,可知铜的活动性比铝弱;铜与硝酸银反应,可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可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④是可行的方案.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同和铜、铁,能与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Cl2,不能确定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存在;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还有置换出的Cu,Mg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4)设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 112

  4900t×76% x×98%

  解得:x=2660t

  故答为:(1)C;(2)①④;(3)(3)①MgCl2,②Fe、Cu;(4)2660.

  点评: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以及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并会加以运用.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

  22.(7分)(2015•天津)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洗气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 ② 口(填“①”或“②”)通入.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因为反应需要加热,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

  故填:2KClO3 2KCl+3O2↑;A.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时,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口通入.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②.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3.(5分)(2015•天津)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质是 CuSO4 (填化学式).

  (2)用X鉴别D、E时,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X为稀盐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显蓝色,稀硫酸显酸性,能使酚酞显红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与钙离子、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显蓝色,稀硫酸显酸性,能使酚酞显红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与钙离子、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取五种溶液观察颜色,B溶液显蓝色,所以B是硫酸铜,剩余的四种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A溶液显红色,所以A是稀硫酸,B溶液显紫色,所以B是氯化钠溶液,D、E溶液显蓝色,所以D、E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中的溶质是CuSO4;

  (2)①若X为稀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CuSO4;

  (2)①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4.(8分)(2015•天津)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不变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BACD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11.9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根据在蒸发池中,水蒸发了,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进行分析;

  (3)①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进行分析;

  ②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解答: 解:(1)在蒸发池中,水蒸发了,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

  (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②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6%=6g,

  设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x,

  ×100%=16%

  x=11.9g

  故答案为:(1)不变;

  (2)引流;

  (3)①BACD;

  ②11.9.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以及溶液组成的变化等知识,难度不大.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共10分)

  25.(3分)(2015•天津)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

  计算:

  (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3 (填最简比);

  (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52 ;

  (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C (填字母).

  A.N(NO2)3 B.N2O3 C.N2O5.

  考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解决;

  (3)把每个化学式都变形成只含2个氮原子,与氮原子结合的氧原子的个数越多,氮原子的质量分数越小进行解答.

  解答: 解:(1)1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填:2:3;

  (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16×2)×3=152;故填:152;

  (3)A.N(NO2)3﹣﹣N2O3 B.N2O3 C.N2O5

  则2个氮原子结合氧原子最多的是N2O5,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7分)(2015•天津)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195.6g,将溶液蒸干,得到15.6g硫酸钠.

  计算:

  (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和生成硫酸钠的质量,最后求出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g﹣195.6g=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z

  Na2CO3 +H2SO4═Na2SO4 +CO2↑+H2O

  106 98 142 44

  x y z 4.4g

  ,x=10.6g

  ,y=9.8g

  ,z=14.2g

  (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8.3%

  答: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点评: 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由其中任意一种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

上一篇2016年厦门中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word版)

下一篇2016年武汉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word版)

范文报告本月排行

范文报告精选

范文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