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的说:局座的“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发布时间:2016-12-26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新闻 > 中国军情 手机阅读
《毫不夸张的说:局座的“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12-26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近几年,国内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军方有一个极度隐秘而权势无边的部门,主管对外舆论引导,利用种种宣传手段迷惑外界。其全称为“军事装备与对外关系研究及舆论引导办公室”,一般简称“战略忽悠局”。

玩笑归玩笑,事实上,有史以来各国形形色色的“战略忽悠局”确确实实发挥了巨大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文︱瞭望智库特约国际观察员 千里岩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我们的先贤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忽悠”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古人成功运用“战略忽悠”的先例不胜枚举,诸葛亮的“空城计”,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计”都是经典案例。

随着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残酷性越来越强,军事统帅们对于“战略忽悠”的偏爱也与日俱增,这在二战时表现得尤为精彩:

英法想要“祸水东引”,牵着小手合起来摆了斯大林一道。“钢铁”同志很气愤,于是希特勒趁虚而入,先灭法国、再炸英伦,最后把苏联忽悠得好惨!然而,出来混总要还。盟军一个“肉馅”行动,不仅使英军登陆西西里岛如入无人之境;一个“卫士”计划,盟军从此打开胜利之门。

1

苏联的“战略忽悠局”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大约在30年前,一本叫做《苏军内幕》的书风靡一时。作者署名“维克多·苏沃洛夫”,据说是一名苏军上校,曾在苏联总参情报部工作过,叛逃西方后著书立说,揭露了苏军种种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其中提到,苏军设有一个叫做“战略欺骗伪装总局”的单位,当时由苏军副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大将兼任局长。

*该部门“极度隐秘而权势无边”,专门通过宣传手段、按照伪造的计划,向西方展示苏军行动的种种细节;

*为忽悠敌人,专门设立无线电台冒充高级指挥机关的通讯总台,发射一些稀奇古怪的信号;

*专门设计制造了一些只有空壳的所谓“新型导弹”,然后把这些冒牌货当作苏军“大杀器”去参加红场阅兵式。

总而言之,该部门的目的就是要尽一切所能去混淆视听,使西方对于苏联武装力量的战略预估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让西方忽略掉苏军真正强大的实力所在,而为苏军虚构出的优势伤透脑筋。

“战略忽悠局”这个机构设置,乍一听上去有点儿戏,但却又有相当的合理性:不单军事斗争,所有对抗性行动中都要强调“知彼知己”和“保密隐蔽”这两个原则,这在二战时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对决中,表现得更为精彩。

2

纳粹德国把斯大林忽悠得好惨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以国防军谍报局为中心,协调调动宣传部门、外交部门和盖世太保等机构,针对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欺骗活动。

战前,英法明知纳粹将发动战争,却始终试图搞“祸水东引”的把戏,还跑去找苏联谈判、说要弄个集体安全机制。当苏联实实在在地摆出来“我能出动多少个师,多少飞机多少坦克”的时候,英法却开始推三阻四:一会“哭穷”说兵力不够,一会说没能力说服波兰合作。然而,苏联意志很坚定,已经开始准备跟纳粹德国死磕到底了。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钢铁般的斯大林同志

到了最后正式草拟条约阶段,苏联才发现,英法的谈判代表竟然没有全权证书!换言之,苏联政府被当傻小子耍了——这些英法“民间人士”在跟自己搞“学术交流”呢。不用说,斯大林定然火冒三丈。

纳粹德国十分机敏地捕捉到斯大林的心态:感情上,他对英法不地道的做法很生气;理智上,他不愿意苏联成为英国的替死鬼。于是,德国凑上去跟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后,在苏联的默许下,纳粹德国一个月内灭了波兰、火速制服了丹麦和挪威。此前等着看苏联笑话的英法,这时候也笑不出来了:在西线“静坐”了差不多一年的法国终于尝到了亡国的痛苦,被纳粹德国空袭后的伦敦成了一片废墟。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静坐”战中的法国士兵

此时,在希特勒的征服欧洲战略中,余下的最大障碍就是苏联了。这个时期,经过“大清洗”的苏军一片混乱,一场芬兰战争打得自己损失惨重。加之之前英国“祸水东引”的幼稚行为,斯大林不想卷入战争,牺牲自己给英国创造喘息的机会。

纳粹再次准确地拿捏到了斯大林的心理,一方面,极其秘密地筹备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另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德国将继续出动轰炸机,将英国烧成焦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希特勒甚至还一本正经地邀请莫洛托夫到柏林讨论苏联加入轴心国事宜。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能想到邀请共产主义的苏联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个脑洞得有多大?!然而,当时德国就能提出来!而且忽悠得连日本都信了!

这一时期,对于斯大林来说,任何西方国家情报部门透露的德军对苏作战准备都成了企图“挑拨离间的阴谋”,而西方媒体对此的公开报道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欺骗”,必须予以坚决反对——钢铁般的斯大林同志(斯大林的俄语含义就是钢铁)施以铁腕,使得苏联情报部门自动“屏蔽”了所有关于德军的异动信息,而苏联宣传部门更是开足马力高呼“苏联绝对无意与德国交战”、苏德和平“大有可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突然向苏联发起猛攻。十万火急之下,苏联边防部队使用明码向莫斯科发报呼救,结果莫斯科回复是“你们疯了吗?为啥不用密码?”边防部队在覆灭之前悲愤地回电“德军大规模越过边界发动进攻,我们的城市在燃烧,我们的部队在牺牲,战争已经开始了,这不是秘密了……”

“惨重”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当时苏军蒙受的巨大损失。战 争第一天,苏联红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是在地面被炸毁;德军10天就拿下了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突入苏联境内600公里左右;一个月后, 苏联最精锐的西方面军所属四个集团军被分割包围,几乎全军覆灭;两个月后,西南方面军的70个师也被基本歼灭,乌克兰的首府基辅沦陷,西半部分基本被占 领。不到3个月,被俘虏的苏军达近百万之众,牺牲和溃散部队数量几乎无法统计,德军由此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整个苏联身陷倾国之险。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二战时期欧洲各国势力图

3

一本万利的“肉馅”行动

同盟国自然不会放弃这种物美价廉的好招数。1943年,英国人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但苦于德国和意大利在这一地区设防兵力强大,如果正面强攻必然导致重大损失。为了让德意两国放松对西西里地区的警惕,英国情报机关展开了一场代号为“肉馅”的行动。

他们把一个病死的人伪造成海难遇难者,还给该死者捏造出一个英军统帅蒙哥马利亲信的“少校参谋”的身份——英国人往“少校”尸体上拴了一个公文包,除了各种能够证明死者身份的各种物品之外,包里还有他“捎带”的英军高级将领之间的不少信函。

做好各种“道具”之后,英军通过潜艇将这具尸体悄悄的丢在了与纳粹交好的西班牙某海岸,意在借西班牙之手将那些书信送到德国人手中。

果不其然,西班牙人发现了尸体和拴在上面的公文包。英国人算好时间,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找到西班牙政府,再三讨要尸体和公文包。

这激起了西班牙当局的重视,经过反复核查,他们在死者携带的书信中接收到这样的信息:英国在西西里登陆的消息,其实是忽悠德国和意大利的,英国人的真实目标是北部的撒丁岛等地。

西班牙人忙不迭地把这个“重大情报”告诉了德国人。也许是素来严谨的德国人信不过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朋友,德国情报机构又根据死者身上的各种物品仔细地核实这位“少校”的身份。

这一切都在英国情报机关的预设之中。为了打消德国人的疑虑,英国潜艇又跑到撒丁岛的海滩上抛下一具穿戴成盟军侦察兵的尸体。

德国人终于跳进了陷阱,希特勒说服墨索里尼将原本部署在西西里的重兵调遣他处。英军轻轻松松地登上了西西里岛,如入无人之境。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西西里登陆

4

盟军再设“大局”拉足架势

无独有偶,1944年,盟军又干了这么一票。

当时,在法国计划实施登陆的诺曼底附近,德军能够迅速集中数个主力装甲师,可以轻松将刚刚登陆的盟军赶下海去。如果要想在此站稳脚跟,除了加速登陆之外,盟军必须阻碍德军、防止其迅速集结大部队扑向诺曼底。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很显然,“战略忽悠”性价比最高。

于是,英美苏三国发起了代号“卫士”计划的联合战略忽悠行动。英国率先将军情部门、敌后特别行动部门和保安部门等特工机关整合于一个名为“伦敦监督处”的机构之下。该机构直属首相丘吉尔领导,权限非常大。举个例子,“伦敦监督处”可以随时调动丘吉尔和罗斯福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演讲。

为了保证“联合忽悠”的顺利进行,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成立了“特殊手段委员会”——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战略忽悠局”,专门负责拟定各种战略和战役伪装,编造假情报,然后故意泄露出去,统一协调美军情报部门与英国就“卫士”计划相关合作事宜。

美英与苏军合作,拉足了架势、装作要先从北欧下手。美英不仅虚构部队番号、组织无线电通讯网络发出假消息、采购极地作战物资,还通过广播劝告挪威、瑞典两国公民远离某些要地的区域,有意无意地透露出配合正在北线作战的苏军的打算,使德军轻易不敢调走挪威驻军。就这样,直到战争结束,德军还在那里保持了10多个主力师40万人的兵力。

美英还嫌玩得不够大,合伙捏造了“美国第一集团军”想要在加来(而非诺曼底)登陆的信息。在法国加来的对面的英国多弗尔地区,他们请来了好莱坞的道具大师,利用胶合板、纸壳和帆布等材料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基地”,并且派兵日夜严密把守。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巴顿将军

同时,为了把戏做足,“特殊手段委员会”还把巴顿将军调到此地,天天在当地社交圈里抛头露面。这个“战略忽悠局”本来还想把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元帅也叫来客串,可惜他老人家实在太忙(组织和指挥货真价实的部队,以备未来登陆),确实分身乏术。

当然,这难不倒“伦敦监督处”,他们大海捞针一般,终于找到了一个与元帅惊人相似的演员。经过数月的观察、模仿和化妆,这个经常被安排到当地视察的“赝品”,已经完全可以瞒过司令部里的大多数人。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蒙哥马利元帅

英美同样注意到了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诸多细节,设置了与所谓“集团军群”相对应规模的通讯网络,使用来自美国各地的通讯兵操着不同口音讨论一些并非保密、但是却可以反映部队实力的供给问题。

英国保安机关还利用被其策反的德国间谍向德国情报机关发去大量当地所谓的“第一手情报资料”,而敌后侦察机关则故意向一些新手特工布置了所谓侦察“未来登陆地点情况”的任务,随后,直接把他们空投到盖世太保的陷阱里。为了防止万一,按惯例配备给特工自杀用的的氰化钾药片都被换成了阿司匹林,这些新手求死不得,面对德国人的严刑拷打,最后不得不“招供”了。

于是,盖世太保得知盟军即将在法国加来登陆。

接下来,英美继续对着德国在加来海岸留下的几个雷达站和无线电侦听设备“表演”:渔船拖着装载电磁波反射器的巨大气囊在海上游弋,无线电通讯网络异常繁忙地传达各种指令,欧洲各国流亡政府的领导人纷纷讲话……一切都在暗示着此处即将爆发更大规模的战斗。

5

希特勒患上“肉馅”后遗症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诺曼底登陆(绿色为“忽悠”方向)

尽管盟军下血本做足了准备,还是被德军资深将领龙德施泰特元帅看出了端倪——在诺曼底登陆第一时间,他就判断出了盟军的真正进攻方向。

这怎么可能是假的呢?想想看,盟军在诺曼底的第一波攻击部队就有8个师,后续扩大登陆和用于纵深突破的部队得有多少!?当时的英军加上各国流亡部队,都只能算是贫下中农水平,就是土豪到流油的美军,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大的本钱来演戏,这必定是主攻方向啊!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龙施泰特元帅

然而,希特勒及其参谋班子就这样被盟军联合起来忽悠住了。

1943年的“肉馅”计划似乎使希特勒患上了“肉馅”后遗症。在看到完整的盟军诺曼底登陆作战计划之后,吃过大亏的希特勒坚决不肯相信这是真的——很凑巧,这份文件是德军在诺曼底海滩上找到的,来自两个死去的美军军官的随身物品。

毫不夸张地说:“战略忽悠局”改变了全世界!

疯狂的希特勒

因此,希特勒死活觉得英美会在加来方向发动更大的攻击,坚决不许调动作为德军反击主力的装甲部队去增援诺曼底。

可以说,如果没有二战中的这些“战略忽悠”,苏德未必会在1941年开战,苏联未必会被德国打得那么惨,而意大利也未必会那么早投降,诺曼底登陆未必成功……如此推论下去,战争究竟在什么时候结束不得而知,美苏英的力量格局可能发生改变,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也许是另一番面貌,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可能会大大不同。

“战略忽悠局”真真切切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6

告诉你一个真相

二战结束后,在谈及与苏军打交道的事情时,英美负责“战略忽悠”的军官普遍认为,苏联情报和安全机关的侦察和保密工作做得很不错,但是并未意识到进行“战略欺骗”的重要性,直到上世纪70年代,叛逃的原苏联军官所撰写的《苏军内幕》在西方引起轰动。

对于《苏军内幕》中的种种细节描述,曾有西方读者表示质疑,但是,更多的人坚持认为这本书是非常具有情报价值的。我国也有许多军迷读此书后对苏军深感崇拜。直到苏联解体、一切大白于天下,大家才发现那本书中充满了虚构和误导性信息。

说到这里,想必大伙已经了解这个化名“维克多·苏沃洛夫”的家伙目的何在了吧?嗯,你们猜对了,这本书就是写来忽悠读者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台媒对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念念不忘” 称与大陆早有“劈腿”

下一篇中国核反应堆领功率装置“启明星II号”实现首次临界

中国军情本月排行

中国军情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