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死亡之谜怎么死的,羊祜死亡真相,羊祜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4-15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大全 > 军事人物 手机阅读
《羊祜死亡之谜怎么死的,羊祜死亡真相,羊祜的故事(2)》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04-15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西陵救援失利后,羊祜总结教训认识到:吴国的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平吴战争不宜操之过急。于是,他采取军事蚕食和提倡信义的两面策略,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方,寻找灭吴的合适时机。鉴于历史上孟献子经营武牢而郑人畏惧,晏弱筑城东阳而莱子降服的经验,羊祜挥兵挺进,占据了荆州以东的战略要地,先后建立五座城池。并以此为依托,占据肥沃土地,夺取吴人资财。于是,石城以西均晋国占有,吴人来降者源源不绝。

  羊祜于是实施怀柔、攻心之计。在荆州边界,羊祜对吴国的百姓与军队讲究信义,每次和吴人交战,羊祜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有部下在边界抓到吴军两位将领的孩子。羊祜知道后,马上命令将孩子送回。后来,吴将夏详、邵颉等前来归降,那两位少年的父亲也率其部属一起来降。吴将陈尚、潘景进犯,羊祜将二人追杀,然后,嘉赏他们死节而厚礼殡殓。两家子弟前来迎丧,羊祜以礼送还。吴将邓香进犯夏口,羊祜悬赏将他活捉,抓来后,又把他放回。邓香感恩,率其部属归降。羊祜的部队行军路过吴国边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打猎的时候,羊祜约束部下,不许超越边界线。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他都送还对方。羊祜这些作法,使吴人心悦诚服,十分尊重他,不称呼他的名字,只称“羊公”。

  对于羊祜的这些作法,陆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诫将士们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晋书·羊祜传》)。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晋吴两国的荆州边线处于和平状态。

  羊祜与陆抗对垒,双方常有使者往还。陆抗称赞羊祜的德行度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晋书·羊祜传》)。一次陆抗生病,向羊祜求药,羊祜马上派人把药送过来,并说:“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药,还未服,听说您病了,就先送给您吃。”吴将怕其中有诈,劝陆抗勿服,陆抗不疑,并说:“羊祜岂鸩人者”(《晋书·羊祜传》)!仰而服下。当时人都说,这可能是春秋时华元、子反重见了。

  吴主孙皓听到陆抗在边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责他。陆抗回答:“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晋书·羊祜传》)。孙皓无言以对。 羊祜在边境,德名素著,可在朝中,却每遭诋毁。他正直忠贞,嫉恶如仇,毫无私念,因而颇受荀勖、冯紞等人忌恨。王衍是他的堂甥,曾来见他陈说事情,言辞华丽,雄辩滔滔。羊祜很不以为然,王衍拂衣而去。羊祜对宾客说:“王夷甫方以盛名处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人也”(《晋书·羊祜传》)。西陵之战,羊祜曾要按军法处斩王戎。所以,王戎、王衍都怨恨他,言谈中常常攻击他。当时人说:“二王当国,羊公无德”(《晋书·羊祜传》)。 咸宁二年(276年)十月,晋武帝改封羊祜为征南大将军,恢复其贬降前的一切职权,开府仪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当初羊祜便认为,要想伐吴,必须凭借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当时吴国有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晋书·羊祜传》)。羊祜听后,说:“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晋书·羊祜传》)。正逢益州刺史王浚被征召任大司农。羊祜发现王浚的才能可当重任,而王浚的小字又是“阿童”,正应了童谣之言。而当时在西晋朝廷内部,王浚是个有争议的人物。羊祜极力肯定王浚的军事才能,主张济其所欲,充分发挥他的才能。羊祜的密表,终于使晋武帝改变将王浚调离益州的打算。留王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秘密命他修造战船,为顺流伐吴作准备。在后来的灭吴战争中,不出羊祜所料,王浚统率的益州水军起了重要作用,成为首先攻陷建邺、生擒孙皓的西晋军队。 羊祜本人也命令部将缮甲训卒,广为戎备。经过七年的练兵和各项物质准备,荆州边界的晋军实力远远超过吴军,恰巧两年前,吴军主帅陆抗病死,孙吴荆州前线失去唯一能与羊祜抗衡的军事家。而这时,在孙皓高压统治下的吴国境内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民怨鼎沸,危机四伏。这一切表明西晋灭吴的条件已经成熟。羊祜不失时机地上疏给晋武帝请求伐吴。这篇奏疏,是一篇重要的文献,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原文如下: “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则众役无时得安。亦所以隆先帝之勋,成无为之化也。故尧有丹水之伐,舜有三苗之征,咸以宁静宇宙,戢兵和众者也。蜀平之时,天下皆谓吴当并亡,自此来十三年,是谓一周,平定之期复在今日矣。议者常言吴楚有道后服,无礼先强,此乃谓侯之时耳。当今一统,不得与古同谕。夫适道之论,皆未应权,是故谋之虽多,而决之欲独。凡以险阻得存者,谓所敌者同,力足自固。苟其轻重不齐,强弱异势,则智士不能谋,而险阻不可保也。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籓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皆无战心,诚力不足相抗。至刘禅降服,诸营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过岷汉;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吴,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可长久,宜当时定,以一四海。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籓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宁息。孙皓孙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名臣重将不复自信,是以孙秀之徒皆畏逼而至。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犹怀去就,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盾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固,还保城池,则去长入短。而官军悬进,人有致节之志,吴人战于其内,有凭城之心。如此,军不逾时,克可必矣”(《晋书·羊祜传》)。 在上疏中,羊祜追述平蜀之后的南北两国关系。指出,双方边战屡起,根本的原因是吴国的弃信背义。只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扫灭吴国,才能天下太平,永无兵役。他反对以春秋诸侯争霸的观点类比晋吴关系,劝告晋武帝在广泛听取臣下意见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羊祜以蜀亡为例,说明两国交战,只有势均力敌,自然环境的险阻才能起作用。如果轻重不齐,强弱异势,光凭山水险阻,无济于事。他分析说,吴国的地理条件远不如蜀国,“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过岷汉”,而危机却十分严重,“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在西晋方面,无论军队的数量,还是资储器械,都大比灭蜀的时候丰足。但如果不抓著这个大好的时机,军事优势就会在日常的消耗中丧失。羊祜详细地为未来战争进行了规划,建议“梁、益(今四川、陕西地区)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指在今湖北东北、河南西南一带的晋军),直指夏口(今湖北武汉);徐、扬、青、兖(指今皖北、苏北一带的晋军),并向秣陵(今江苏南京)”。几路大军,同时进击,吴军势分形散,根本无法对抗。孙吴国内人心思乱,兵临之际,绝不会出现奋力死战的局面。吴人长于水战,短于陆战。一旦晋军攻破长江,吴人只能退保城池,去长入短,自就死地。羊祜估计,整个灭吴战争不用很长的时间,就会获得胜利。 奏疏既上,晋武帝深以为然,但却遭到朝内许多大臣的反对,权臣贾充、荀勖等人的态度尤其激烈。他们提出西北地区的鲜卑人骚乱问题,认为那里尚未平定,不应该同时进行灭吴战争。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等少数人赞同。 刚好晋兵在秦州、凉州屡有败绩,羊祜遂再次上表说:“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晋书·羊祜传》)。但仍然持反对意见的人多,羊祜见此事难成,仰天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晋书·羊祜传》)! 咸宁三年(277年),吴夏口都督孙慎侵入西晋边界,掠走弋阳、江夏等地上千家人口。羊祜没有派兵对孙慎进行追击。事后,晋武帝派人追查原因,并打算移徙荆州的治所。羊祜回答说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昔魏武帝置都督,类皆与州相近,以兵势好合恶离。疆埸之间,一彼一此,慎守而已,古之善教也。若辄徙州,贼出无常,亦未知州之所宜据也”(《晋书·羊祜传》)。使臣无言可答。 后来,晋武帝下诏以泰山的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为南城郡,封羊祜为南城侯,设置相的官职,与郡公同级。羊祜坚辞不受,说:“昔张良请受留万户,汉祖不夺其志。臣受钜平于先帝,敢辱重爵,以速官谤”(《晋书·羊祜传》)!晋武帝只好同意。羊祜每次晋升,都十分诚恳地退让,因此,名德远播,朝野尊仰,士大夫们都说他应该居于宰辅之位。晋武帝当时正有兼并之志,要依仗羊祜来主持东南的局面,所以搁置了请他入相之议。 羊祜曾在两朝任职,掌握著机要之权,朝廷政治事件的斟酌损益,都要征询他的意见,他从不钻营谋求权势利禄,他的好多嘉谋谠议,草稿都焚毁了,因而世无知者。他所推举荐拔的人,连本人都不知是谁荐举的。有人批评羊祜过于慎密。羊祜说:“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晋书·羊祜传》)。 羊祜的女婿曾劝他“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晋书·羊祜传》)?羊祜默然不应。回来后对自己的儿子们说:“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晋书·羊祜传》)。羊祜还曾给堂弟羊琇写信,信中说:“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以白士而居重位,何能不以盛满受责乎!疏广是吾师也”(《晋书·羊祜传》)。 朝廷准许羊祜开府(古代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多年,但羊祜心存谦让,不肯征召举用僚属。 羊祜生性喜爱山水,每逢风景佳丽之日,一定要登上岘山,置酒观赏,吟咏品玩,终日不倦。有一次,他面对山仲美景,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邹湛说:“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晋书·羊祜传》)。 咸宁四年(277年)八月,羊祜身染重病,请求入朝,朝廷批准后,他返回洛阳。正值其姐景献羊后去世,羊祜十分悲痛。晋武帝下诏,命他抱病入见,并让他乘坐辇车上殿,不必跪拜,备受优礼。见到晋武帝,他抱病再一次向武帝陈述伐吴主张。 后来,羊祜因病势沉重,不能入朝,晋武帝专门派中书令张华前去咨询方略。羊祜说:“今主上有禅代之美,而功德未著。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混一六合,以兴文教,则主齐尧舜,臣同稷契,为百代之盛轨。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而越也,将为后患乎!”张华赞成羊祜的看法。羊祜对张华说:“成吾志者,子也”(《晋书·羊祜传》)。 看到羊祜的病势继续恶化,晋武帝开始著急,要求羊祜带病指挥这场战争。羊祜回答说:“取吴不必须臣自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所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晋书·羊祜传》)。 羊祜的病越来越重,于是便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羊祜没有看错人,在后来的灭吴战争中,杜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久,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时为咸宁四年(278年)十一月。 羊祜死后,普天皆哀。晋武帝亲著丧服痛哭,时值大寒,武帝的泪水流到鬓须上,都结了冰。荆州百姓在集市之日,闻知羊祜死讯,罢市痛哭,街巷悲声相属,连绵不断;吴国守边将士也为羊祜落泪。羊祜的仁德,可谓感天动地。

  晋武帝赐与东园秘器,朝月艮一套,丧钱三十万,布一百匹。并下诏:“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祜,蹈德冲素,思心清远。始在内职,值登大命,乃心笃诚,左右王事,入综机密,出统方岳。当终显烈,永辅朕躬,而奄忽殂陨,悼之伤怀。其追赠侍中、太傅,持节如故”(《晋书·羊祜传》)。 羊祜一生清廉俭朴,衣被都用素布,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族人、赏赐将士,因而家无余财。羊祜临终遗言,不许把南阳侯印放入棺内。堂弟羊琇等禀承羊祜的夙愿,请求把他葬在祖先的墓地。武帝不同意,特赐离京城十里外靠近皇陵的葬地一顷,并赐谥号曰“成”。羊祜送葬队伍出发,武帝到大司马门南亲为送行。 羊祜的外甥司马攸上表,陈说羊祜的妻子不愿按侯爵级别殓葬之情。武帝下诏:“祜固让历年,志不可夺。身没让存,遗操益厉,此夷叔所以称贤,季子所以全节也。今听复本封,以彰高美”(《晋书·羊祜传》)。 羊祜虽然死了,他的仁德之名仍留于后世。襄阳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羊祜生前喜欢游憩的岘山,刻下石碑,建起庙宇,按著时节进行祭祀。由于人们一看见石碑就要落泪,杜预因此称之为“堕泪碑”。荆州人为了避羊祜的名讳,把房屋的“户”都改叫“门”,把户曹也改为辞曹。 羊祜生前的著述,除《晋书·羊祜传》记载的《老子传》外,《隋节·经籍志》又收录有《集》二卷,《录》一卷,今皆不存。 羊祜死后二年,晋灭吴国。群臣向晋武帝祝贺,武帝流著眼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晋书·羊祜传》)。接著,将平定吴国之功写成策文,祭告于羊祜庙,并按汉代萧何旧例,加封羊祜夫人,策文说:“皇帝使谒者杜宏告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祜:昔吴为不恭,负险称号,郊境不辟,多历年所。祜受任南夏,思静其难,外扬王化,内经庙略,著德推诚,江汉归心,举有成资,谋有全策。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用悼恨于厥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夫赏不失劳,国有彝典,宜增启土宇,以崇前命,而重违公高让之素。今封夫人夏侯氏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又赐帛万匹,谷万斛”(《晋书·羊祜传》)。 据说羊祜五岁时,突然叫乳母去拿他玩的金环。乳母说:“汝先无此物。”羊祜便自己走到邻居李家东墙下桑树中找出了一枚金环。主人惊诧,说:“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体叙述了事情原委,李氏十分悲痛。当时人们认为,李氏的儿子是羊祜的前身。另外,据说有一个善于相看墓地的人,说羊祜祖墓所在有帝王气,如果挖掘了,便没有后代。羊祜就去挖掘。看相的人发现了,又说:“犹出折臂三公”(《晋书·羊祜传》)。后来,羊祜果然落马折臂,也果然位至三公却没有儿子。当然这些都是传闻造作之言,不足为信。 点评:晋灭吴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它结束了汉末、三国以来分裂割据的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羊祜是西晋灭吴的关键人物,他在坐镇襄阳6年期间,做了伐吴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卓有成效。虽然失去亲自参加战争的机会,但他制订了正确的灭吴用兵方略,可以说他在灭吴功绩中居于首位,为战争的顺利进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善于从政,在朝中掌管机要时,晋武帝对政事根益,皆咨访他,达官贵人几“势利之求”(《晋书·羊祜传》),都遭到他的拒绝。羊祜的军政业绩,为朝野所称颂。建阳百姓为其建碑立庙,岁时祭奠,以表怀念。 《晋书·羊祜传》对其评价如下:泰始之际,人只呈贶,羊公起平吴之策,其见天地之心焉。昔齐有黔夫,燕人祭北门之鬼;赵有李牧,秦王罢东并之势。桑枝不竞,瓜润空惭。垂大信于南服,倾吴人于汉渚,江衢如砥,襁袂同归。而在乎成功弗居,幅巾穷巷,落落焉其有风飙者也。

上一篇斯大林70大寿毛泽东出访苏联 毛人凤策划刺杀毛泽东 李克农破获刺杀案对其打招呼

下一篇陆逊死亡之谜怎么死的,陆逊死亡真相,陆逊的故事

军事人物本月排行

军事人物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