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轰炸机前十排行版,科索沃轰炸机位列情况

发布时间:2016-08-20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娱乐资讯 手机阅读
《世界轰炸机前十排行版,科索沃轰炸机位列情况》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08-20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公布一下关于世界轰炸机前十排行版,科索沃轰炸机位列情况,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世界轰炸机前十排行版:

  第一名:B-2A“幽灵”。B-2A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隐身战略轰炸机,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利用于优异的隐身性能,从高空或低空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对战略目标实施核轰炸或常规轰炸。该机可进行空中加油。两个内置武器舱内的旋转式发射架一共可带16枚SRAMⅡ短距攻击导弹或AGM-129先进巡航导弹以及各种核弹或常规炸弹。

  第二名:B-1B“枪骑兵”。B-1是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远程多用途战略轰炸机,主要用于执行战略突防轰炸、常规轰炸、海上巡逻等任务,也可作为巡航导弹载机使用。机身内共有3个武器舱。

  第三名:“逆火”。逆火轰炸机是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逆火是前苏联的第一种航程较远的超音速轰炸机,可以攻击除葡萄牙和挪威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如果经空中加油,还可以直接对美国本土目标进行攻击。该机具有良好的低空突防性能,生存能力大大高于前苏联以往的轰炸机,并且具有核打击、常规攻击以及反舰能力。,最大武器载荷24000千克。

  第四名:B-52G/H“同温层堡垒”。美国空军研制的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机翼下吊装了8台发动机,主要用于远程常规轰炸和核轰炸。在弹舱内和翼下可挂27.2吨常规炸弹和核弹;G型可带12枚AGM-86巡航导弹,8枚AGM-69近距攻击导弹,H型还装有一门20毫米六管炮。在弹舱内和翼下可挂27.2吨常规炸弹和核弹。

  第五名:图16轰炸机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称之为“海盗旗”(B1ackjack),不仅能以亚音速、低空突防进行攻击,而且可以在高空、超音速(M数大于1)的情况下作战。携带巡航导弹和近距攻击导弹时,能够对预先确定坐标的目标进行核打击,在今后装备了高精度常规精确制导炸弹后可以攻击机动目标或战术目标。

  第六名:“熊”。前苏联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为苏联空军研制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具有穿越北极攻击美国本土的远程轰炸能力。熊是一种四发涡轮螺旋桨式亚音速轰炸机。采用圆形截面的细长机身,大展弦比后掠机翼和单垂尾的总体布局。机身弹舱内可载15~25吨常规炸弹,也可装载水雷、鱼雷、遥控炸弹和核弹等。最大载弹量25000千克。

  

幽灵笼罩伊朗:美军飞行员揭秘B-2A<em>轰炸机</em>中队

 

  第七名:“獾”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高亚音速双发中程轰炸机,北约集团给予的绰号是“獾”(Badger)。 “獾”采用细长流线型机身,后掠机翼,平尾和垂尾都有较大后掠角。图-16有许多改型,但各型外形基本相同,仅仅设备不同或局部外形有些修改。其主要型别有:战略轰炸基本型,带核弹和常规炸弹,乘员7名,机头下有小型雷达罩。

  第八名:FB-111。FB-111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在F-11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中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FB-111A在F-111的基础上加长了翼展,并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改装机载设备。FB-111可用于常规和核轰炸,以高空高速和低空高速突防,对目标进行核轰炸或发射近距攻击导弹,主要机载设备包括MKII-B导航/轰炸系统,武器投放计算机,攻击雷达,APQ-128地形跟踪雷达和雷达高度表等。可携带GBU-15激光制导炸弹和“不死鸟”空空导弹,也可携带常规炸弹,或6枚69A型近距攻击核弹头导弹,或5000千克核弹。

  第九名:“眼罩”。这是俄国的一种服役的超音速轰炸机,该机有效载荷是26500磅,或者是一枚AS-4导弹对地面或海上目标实施攻击。其后续机型就是“逆火”轰炸机。

  第十名:英国“堪培拉”轰炸机。“堪培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第一种双发轻型多用途高亚音速喷气轰炸机,设计始于1945年,原型机试飞于1949年5月13日,1951年1月开始服役。1955年8月29日,一架堪培拉飞机创造了20079米升限世界记录;1957年,又一架改型机(带火箭助推器)刷新了上述记录,达到21336米。

  1970s 年代中期,美国空军一直在努力寻找和发展替代 B-52 轰炸机的后续方案,面对越来越强的地面防空导弹和具备下视/下射能力的战机的威胁,诸如B-70、B-1A 这类单纯依靠高度、速度或低空地形掩护来对前苏联防空体系进行穿透、打击的战术显然很不可靠,因此美国政府和国防部先后取消了上述机型的采购或研制计划。但到了1975~1976 年间,随着“海弗兰”计划在隐身技术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实施途径,研制具备低可探测性、雷达难以发现的大型隐身轰炸机成为可能。

  具有低可探测性的隐身轰炸机可以带来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相比 B-1 执行轰炸任务时只能借地形掩护并绕开事先探知的敌方防御点,沿途只有有限的几条预设攻击路线可选择应对局势变化,最后轰炸时快进快出的单调僵化的打法,隐身轰炸机可以凭借其雷达难以发现的优势,长时间在战场纵深区域上空巡曳,凭借先进的传感器和友军数据链传递的信息搜索和随机打击各类有威胁的地面目标,特别是重点防御的高价值目标。在核交换战役中,隐身轰炸机也可以安然呆在辐射区外,在第一波核攻击后进入战场寻找遗漏和存活的威胁目标实施过杀伤式的清除行动。高度隐身能力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降低对战机飞行速度、高度的性能要求,降低对电子对抗设备的能力要求(复杂性和重量,B-1B 因为保留了过重的电子对抗设备而备受指责),从而带来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的优势。这里顺带说明一下,对于 1977 年取消 B-1 采购事件曾经在美国引起的争议很大,但卡特政府很可能是基于当时隐身战机研制上已取得的进展权衡优劣后做出的决定,作为对里根在总统大选时抨击其软弱的回击,卡特政府在 1980 年 8 月向公众透露了国防部正在研制雷达探测不到的隐身战机,包括隐身轰炸机的消息。直到这个时候,隐身战机的存在才第一次从断断续续的秘密传言中转为公开,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

  1979 年“先进技术轰炸机”(ATB)计划正式启动,随后便转为了“黑计划”项目秘密开展研制工作,项目代号“奥罗拉”。经过对各家报的方案初步评估筛选后,范围缩小到诺斯罗普/波音和洛克希德/罗克韦尔两个联合团队,其中诺斯罗普有研制 YB-35 和 YB-49 两种飞翼飞机的经验。1981 年 10 月,经过一番激烈竞争后诺斯罗普/波音击败了洛克希德/罗克韦尔,获得了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合同,新机同时被命名为 B-2“幽灵”。由于 1980s 年代中期对B-2的作战需求从高空转为兼顾低空地形跟随方式,因此不得不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导致新增了 10 亿美金的成本,首飞也推迟了两年。生产型的 B-2 首次向公众开放露面是在 1988 年 11 月 22 日,原计划只给前来观礼的嘉宾看到正面形状,结果有记者为了争取独家爆料这款极其神秘的战机外形的机会,居然在当天乘坐一架轻型飞机从展区上方低空掠过,并拍到了飞机外形的照片,一时传为佳话。事实上“奥罗拉”虽然不是“黑计划”历史上保密期最长的项目,但却是保密程度最高的项目,据统计先后用于与 B-2 相关的研制/生产设施、场地、人员和机要资料的安全保密措施共花费了近 20 亿美元,创造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记录。

  B-2 设计上首先选择了对隐身极为有利的扁平飞翼布局,根据作战要求从声音、红外、视觉和雷达隐身等全方面进行了低可探测性设计。B-2 整机外形边缘严格按照平行原则设计,散射主波系只有四个方向,减少了被截获的概率;对前向反射较强的机翼前缘,B-2 采用了吸波结构材料直接替代蒙皮,并在其后加设厚厚的不规则蜂窝吸波嵌入式结构的办法,对 S 波段以下达到超过 99.5% 的吸收效果;座舱罩外形沿隐身曲面无缝设计,并使用带金属屏蔽效果的风挡玻璃;进气道位于飞翼机身上部略靠后的位置,以达到对地面雷达仰视视角遮挡的效果,进气道本身带 S 型设计,有内部吸波导流片,四台 F118-GE-100 无加力改型发动机提供推力,发动机低陷入飞翼结构中,气流经扁平的尾喷口喷出前也要经过一段弯曲和逐渐变扁平的通道,同时与上表面开口吸入的冷空气混合降低尾流红外辐射,前后隐身效果都非常好;弹仓隐藏在机身中部腹内,所有口盖均按照与主翼波系平行原始设计边缘倾斜或锯齿;机身和机翼主要承力结构和发动机舱尾段主要采用钛合金,其余部分包括基础蒙皮均采用了复合材料,并且很少使用铆接,减轻多余重量的同时也提高了隐身性能;全机表面涂敷了新研制的吸波涂料,对高频波段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由于其可维护性较差,且发动机舱喷口附近温度较高(300℃左右)的部位时间长后容易出现材料老化皲裂的情况,后来在 2004 年替换为一种易修复的新的磁性吸波材料,比重更轻一些,且吸波效果有所加强。B-2 在雷达航电上很注意控制主动辐射问题,其无源相控阵侧视雷达APQ-181安装在机头下方两侧的飞翼结构中,外部采用特定频率选择的介质屏蔽罩遮挡,雷达本身工作于甚高频的12~18GHz频段,与国际卫星广播通信的频段相同,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合成孔径和逆合成孔径工作方式的精度和分辨率,目前由于容易与民用广播间造成干扰,美军打算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并在调整频率范围的同时改为有源相控阵列天线。B-2 同时具有较为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拜自身隐身优势所赐,对机载电子对抗设备的功率要求大大降低,因此节省了不少宝贵的机内占用空间和重量。

  由于 B-2 在隐身设计上不遗余力,基本上把美国 80 年代期间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技术都应用上了,虽然造成了生产制造和维护成本高昂,但隐身性能着实大幅降了下来,根据测试其沿水平周向 RCS 基本低于 0.1 平方米,创造了这类大型作战飞机的新纪录,也使其成为美国在隐身技术领域领先地位和保持“战略铁三角”威慑力的一个典范之作。

  B-2 对大多数厘米波段或分米波段的搜索跟踪雷达具有很好的隐身特性,但仍然可以被俄罗斯和中国等的米波远程预警雷达在数百公里外发现,但这类雷达探测本身是不精确的,而且在较近的距离内由于波束角小扫描速度慢反而容易丢失目标,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 B-2 是一种非常有威胁的具有高生存率的远程空中打击力量。由于价格昂贵不易维护,B-2 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引发争议,其采购量也从最初的 132 架一减再减到 21 架,其中一架在 2008 年因事故坠毁,目前共有 20 架 B-2 在役。B-2 第一次投入实战是在 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对塞尔维亚投掷了大量常规弹药,其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中都有使用,最新的使用记录是 2011 年对利比亚的打击行动,暂无在战争中被击毁的记录。

上一篇世界轰炸机前十排行版,斐济共和国轰炸机位列情况

下一篇世界轰炸机前十排行版,IOA轰炸机位列情况

娱乐资讯本月排行

娱乐资讯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