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小园即事》:民国闺秀的流年记事

发布时间:2014-10-09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传奇 > 野史秘闻 手机阅读
《张充和《小园即事》:民国闺秀的流年记事(4)》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4-10-09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小园即事》忆人忆事很多,以充和忆叔祖母的文章最感人。充和从襁褓时期就过继给了叔祖母识修(李鸿章的侄女),识修给了充和最温暖的亲情之爱,亦为她存备了一颗始终向往真善美的心。读《我的幼年》,小小的充和说“我是祖母生的”,天真傻气的回答里包裹的是最亲近的爱,絮絮地说,都是点滴日常,祖母墓上长了草,充和似乎听见祖母说:“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祖母过世,充和16岁时重回张家,在充和的文章里,完全看不出充和与张家其他人隔着16年的光阴,写兄弟姐妹喝酒对诗、嬉笑打闹,写三姐夫沈从文上张家求亲,始终是淡淡的温馨,暖暖的情谊,让人情不自禁由心底微笑。充和,想必是人见人喜的吧,她对人总是那般自然而然地好。

  充和心有慈悲。《变戏法》中的小哑巴,《痴子》中的傻儿,充和怀着真切的同情,写他们的故事,她自己家世优裕,但她的眼光总是投注在普通人家的命运里,她始终觉得人与人不应该有差别。

  她写《隔》:“他向我磕头,为什么?为什么他要向我磕头?为什么他不再拉着我的手向后园摘黄瓜,摘扁豆?为什么他不再采一大束诸葛菜的紫花来装饰我一头一身?”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同样是久别重逢的童年伙伴,主仆的身份隔开了友情,鲁迅是以笔做矛的犀利,充和则是一叠声追问的伤心不解,更倾向于情感的共鸣。

  她写《手》,一个已婚女人,跟着铜匠手拉手私奔了,女人的丈夫开枪,对准的不是头,而是“打开他们的手”,女人后来和铜匠开了个小店,女人用那只带着小洞的手勤快地做着小买卖。千把字的短文,说不清是小说还是散文,那只“手”生发出的意象,有“五四文学”的精神,但不是直接的呐喊,而是婉转曲折诉之于情。充和受着新思想的洗礼,现代和古典却在她身上融合得颇为妥贴。

  《小园即事》文章短,意蕴长。得益于充和在书法、昆曲上的造诣。留白予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而文章的结构铺陈则恰如一出出精彩的戏曲,让普普通通的事情具备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小园即事》收录了充和多幅书法画作,一笔端丽清秀的小楷,董桥曾经赞叹:“充和先生送过我一幅墨宝我已然很满足了,我迷她的字迷了很多年。”充和的昆曲剧照,那一低头的温柔,那一举手的风姿,难怪会装饰了卞之琳无数的梦境。他在她的窗外,走不进她的门里,却将她遥望成了永远的风景。

  到底是大家闺秀。一卷书一盏茶,一支曲一壶酒,小园自成一统。这一百年的时光,天地激荡、世事纷乱,“小园”却独有清寂境地、简宁岁月。如今百岁的充和老人,淡泊从容,浅浅诉说久远的故事。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从“小园”里走来,微微笑着,吟啸徐行。

上一篇太平天国最奇葩法律 所有少妇美女俱被天王选用

下一篇斯大林和他的情妇 斯大林情妇自爆19年不堪的地下情史

野史秘闻本月排行

野史秘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