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许世友不想退兵执意要消灭越南

发布时间:2016-10-26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 手机阅读
《对越反击战许世友不想退兵执意要消灭越南》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10-26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A君参与过对越反击战,当年的战场弟兄们如今都开始面临退休了。几个文坛好友外出把酒言欢,偶尔聊到对越反击战。A君当时在部队做某指挥官的警卫员,知道的内幕更多些。现在事情已经过去30多年,再不说些秘闻估计就带到坟墓去见马克思了。上世纪60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思想太过咄咄逼人,激发中苏两党大论战,之后,苏军在我东北方向的珍宝岛、西北方向的铁提克接连发难,几乎酿成大规模战争,这就促使我国从意识形态的迷宫中走出来而逐步走向民族主义道路。之后,70年代初的"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和解之门,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后,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基本上趋于缓和,而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里,我们被视为修正主义,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对我们冷若冰霜,当然我们也称他们为"苏修"、"越修"等。70年代末苏军入侵我西北邻国阿富汗,越南则在东南亚遥相呼应,在老挝驻军,入侵柬埔塞,使我国在隔海面对美国的新月包围圈(日本、冲绳、台湾、菲律宾)之外又面临着毗邻陆地边界的威逼和遏制。这样的危险形势下,我方原有向阿富汗派出志愿军的计划,但后来还是选择了不至于过分刺激苏联的南线战略,即发起中越战争,以摧毁越南的战争潜力,打乱其称霸东南亚的计划。

许世友上将

当时在部队做为大量歼灭越军,我军原计划是派最耐苦战的二野老部队进入老挝,再横向插入越南国土腰部然后向北迂回,与南下部队会合。这一计划若能实现,可以围歼越军越北、河内两大军区的16个主力师30万人。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我方仍只是动员50万兵力,但这一计划可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因为老挝本身几乎没有武装,虽驻有5万越军,但都是分散部署的战斗力较差的治安守备部队,而越军精锐一部分在柬埔塞,其余都在越北和河内,执行横插迂回任务的我军部队不会遭到侧翼威胁,此外,这样庞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已远远超出了越军高级将领的指挥能力,但对于我军,也就相当于朝鲜战争的第三、第四次战役的水平而已。

当时,13军已经向连以上军官传达了这一计划的部分内容,要求大家做好"打大仗、吃大苦"的准备。但这一计划太过凌厉,完全是一战灭其国的架势,为避免引起国际震动,所以在开战前一个星期被取消,改从中越边境平推进军,辅之以师、团规模的穿插迂回。这一作战方式当然被某位老将称为“牛刀宰鸡”。

即便如此,因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摧残越南的国力而不是占领和经营,开战两天后,我军参战部队便开始执行坚决的对敌政策,战争的残酷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尤其是炮火的威力,远远高于美军时期。战后,越南领导人黎笋视察越北战区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因为这里几乎已经退回到荒蛮时代,破坏程度远甚当年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

但黎笋可能不知道,我军从越南撤军后还有另一个计划,那就是派遣四个步兵军入柬作战,再次大量杀伤越军精锐,41军等部队已为此做好准备。只是因为我国与柬埔塞并不接壤,长途运送部队难度较大,这一计划也最终取消。之后10年,我方采取阵地消耗战的形式以达到拖垮越南的目的,陆续发起者阴山、法卡山、老山战斗,始终在中越边境常驻3个步兵军,而越南被迫用20万大军应付这一巨大军事压力,整个越北地区变成了庞大的军营。整整10年,这一地区根本无法发展现代农业,开矿、办厂等经济建设措施更无从提起。

从左的观点来看,中越战争意味着我国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线的彻底决裂。而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一决裂是正确的。对越十年作战,将原本已介入阿富汗战争的苏联拖垮、解体,越南从对法、对美的战胜国、自封的“地区小霸”,沦为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我国终于获得有史以来最难得的发展经济的机遇。当然,如果能彻底消灭越南的话,对我国来讲,不失为一个消除南海祸患的上上之策。

因此,此计划的制定者许世友将军(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在战后虽然写了一本回忆录,但是却被禁止出版,估计就与书中存在此计划,有直接关系。

8月8日的《文汇报》介绍了李文卿的新作《近看许世友》,以下摘录许世友晚景,以飨读者。

南线自卫反击作战结束的时候,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受命调任军委常委。但他以身体不好为由,向中央提出不再工作,也不进北京;又因不适应广州的潮湿气候,他要求回南京休息养病。中央批复同意。

 许世友晚年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是:说下就下,对已往的权位毫不藕断丝连。用他自己的话说:“田没种够,仗没打够,书没读够。晚年只想过过读书种田的生活,别无它求。”说起读书,记得自从毛泽东讲《红楼梦》“要看五遍”以后,许司令的桌子上真的摆了一部《红楼梦》。听他的秘书讲,直到他去世,一遍也没读完。其实许司令记忆力、理解力都很超众,只可惜儿时家贫失学,虽然在人民军队历练出了非同一般的素质和才能,却终于没能全面、系统地读过书。

许世友晚年的生活很孤独,很寂寞。白天他一个人在院子里散步,或者坐车出去转转。晚上看电视,不管爱看不爱看,一直看到想睡觉才关掉。他不愿去礼堂看电影,因为他一到,别人就站起来握手寒暄,他怕干扰大家。有时在家里放映16毫米小电影,总是他最喜欢的几部老片子,翻来覆去,百看不厌。中央关于反对特殊化的规定下达后,他不让在家里放了。军区文化站说许司令是在这里养病,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这个特殊,那个特殊,中央的规定哪个执行”许司令态度坚决,断然拒绝。

过去,他锻炼身体的方法很多:打猎、撒网打鱼、爬山、散步、坐汽车转悠……可现在老了,又添了一种痛风病,犯起病来,趾关节、足背、足跟和踝关节等处疼痛难忍,睡觉时常因剧痛惊醒。每天就只能散散步,坐坐车了。他说:“坐车子颠一颠也是运动,也能吃饭。”一天他和工作人员闲聊,听说国家汽油紧张,军区领导用车都是定量供应,包干使用,从此便连“颠一颠”也免了,每周只两次坐车去汤山温泉疗养院治痛风病。他让工作人员转告管理局:“我去洗温泉是治病,汽油钱可以从我的医疗费里扣。”许世友去世后是还乡土葬的。对许司令还乡土葬一事,邓小平的批示是:“下不为例。”

1979年,不减当年的许世友司令员,壮怀激烈地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在广西前线,他是司令,还须选个副司令。许世友捏着下巴踱步,回想他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一个一个在脑子里过筛,终于点出一个名字。

“刘昌毅现在怎么样?”

“可能快退下来了,听说已经半休……”

“妈拉个×的,这一仗不让他打,以后就打不上了。就请他来!”

许世友虽然点了将,心里也不无犹豫,“但愿他宝刀不老。”

当时,刘昌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被许世友请来广州。人看上去还是老了,但双目炯炯,心气很高。

“许司令,刘副司令到了。”陈良顺安置好刘副司令,去向许司令报告。“晚上我在家里请客,你多准备些酒,”许世友这样吩咐。

谁也没见过许世友询问刘副司令的身体状况,更没见许世友和他谈谈对于现代战争有什么研究和考虑,只听到让准备酒。

喝掉三瓶茅台,还让上酒。他们开始只是叙旧情,回忆当年的九死一生。喝到后来,两人已是无话不说,敢争敢抬杠。

许世友酒气逼人地问:“酒喝三瓶了,还敢开瓶吗?”刘昌毅豪气冲天地说:“天下没有会喝不会喝的事,只有敢喝不敢喝的人,九死一生过来的人,死都不怕还怕喝酒?许司令喝到哪儿我就喝到哪儿!”

这场酒喝下去,许世友云山雾罩,睡了一天。刘副司令醉了两天。

许世友感动地说:“真是好汉一条,不怕死。副司令就是他了!”

不能简单地由此而言“许世友喝酒选将”。那是多方面考虑比较的结果,喝酒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何况,许世友对此也讲了很有哲理的一段话:学会打仗并不难,难舍命对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选将之后就是出兵。许世友带兵有大将风度。部队向前推进,遇到困难很多,不断有报告来,事多得叫人发毛。许世友不紧张,不着急,甚至根本不操那份心,把报告扔一边。他只管大的军事行动,下达命令让各部队执行,完不成就军法论处。

部队打下谅山后,中央命令撤兵。

许世友望着军用地图沉吟,迟迟不下命令。他伸出小胡萝卜粗的手指头在地图上比画:“全是平原了,坦克大炮正好发挥用场了,不要两小时我就能到河内。”

可是,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我们不无后顾之忧,要防备有人在我们后面捅一下,沈阳军区方面压力很大,中央一再下令后撤。

许世友表示服从命令,同时又坚持拖一下:“拱一拱,我再拱一下……”

许世友是希望将越南主力从柬埔寨牵回来。他对部队领导说:“我们再前拱一下,吓唬他们一下子!……”

他派兵出谅山几十公里。当时,越南的政府机关纷纷撤出河内。

上一篇邓小平终生遗憾“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

下一篇刘文辉掌管西康时期:政府房子比学校好 县长就地正法

抗日战争本月排行

抗日战争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