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设计出"太行"发动机,这辈子值得了

发布时间:2017-01-19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新闻 > 中国军情 手机阅读
《"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设计出"太行"发动机,这辈子值得了》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7-01-19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军事观察为新闻阅读类程序,它分为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热门航空新闻航天新闻五大板块,它能帮你了解最新最全的军事资讯,最新最热门的军事话题。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今天最新的热点时事军事新闻,希望给以给朋友们一个不一样的视野。

  张恩和是谁?在互联网上搜索“张恩和”3个字时,除了“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之外,所得到的信息极其有限。

<em>张恩和:设计出太行发动机 这辈子值了</em> - 中国军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中国航发动力所,追寻老人数十年来矢志不渝为我国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而不懈拼搏的人生足迹——

  年过半百出征“太行”

  2001年6月6日,试飞员驾驶一架装载“太行”发动机的某新型战鹰直冲云霄。目睹这一幕,张恩和热泪盈眶,幸福地享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喜悦。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军事强国已普遍使用第三代涡扇发动机,而我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还停留在第二代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1987年,国家立项上马“太行”。1991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出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接过主持研制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重任。

逝世_航发专家<em>张恩和</em>同志逝世_<em>太行发动机</em>总

  有人说,张恩和本身就是一台“发动机”,身影忙碌,步履匆匆,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仅这几年他在某航空公司的航空卡上,记载的出差飞行里程就达120多万公里。

  2003年,“太行”发动机出现技术问题,64岁的张恩和带领技术人员连续乘坐38个小时的汽车赶赴外场。大家心疼地劝他:“别这么拼,身体要紧。”张恩和回答:“‘太行’是我的命根子、眼珠子,不拼能放心吗?”

  2016年11月13日,张恩和因病去世,终年77岁。去世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联系去北京参加研制会议事宜;去世前两周,他拔掉点滴飞赴四川参加评审会;去世前10个月,他刚离开工作岗位,每月仍为新型发动机研制出差奔波。

  “拼上一把,研制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的明珠”。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能够自主研制飞机发动机的国家,历来严格限制此项技术的转移。

  “拼上一把,研制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张恩和立下誓言。

  20世纪90年代初,“太行”发动机研制技术不断成熟,但选择配装的飞机还没有落实,整个研制工作陷入困境。这也成为张恩和担任总设计师后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

  “既然引进的发动机可以配装在新型飞机上,那么‘太行’发动机也有可能装在引进的飞机上。”张恩和建议并牵头组织可行性论证。

  方案可行! 但是,发动机与飞机的布局协调问题又横亘在前。张恩和天天工作在装配厂房里,指挥参研人员把发动机的外涵机匣放在装配厂房的地上,一件一件往上摆附件,一干就是几个通宵。

  在试装的关键时期,张恩和在装配架上爬上爬下,不小心一脚踩空,一下子栽了下去,头撞在装配架的横梁上,鲜血一下从后脖颈流了出来,当场昏了过去。经过抢救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第一句话就问:“发动机附件装好了吗?”

  为实现发动机元器件国产化,在生产管理上,张恩和积极支持专业化生产、大协作,使上百种新材料、新工艺得到成功应用。

  完成一个型号,培养一批人才

  2005年,张恩和带领研发团队研制的“太行”发动机顺利完成定型审查,解决了长期困扰飞机的“心脏病”问题,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由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历史性跨越。“太行”发动机带动了设计、试验、材料和工艺的技术进步,为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开辟了道路。

  “完成一个型号,培养一批人才。”“太行”研制团队先后成长出多名所领导、副总设计师、数十名学术技术带头人,这些人如今已成为各个型号、重要岗位的技术骨干,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中坚力量。

  2007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后,张恩和将20万港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研究所的“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鼓励青年一代激情进取、勇于创新。

  张恩和从1984年起担任动力所副所长,1991年起担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但是作为所领导、科研人员的“主心骨”,他一直秉持着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作风。

  张恩和去世前,病情不乐观,但他坚决阻止家人将生病的情况告诉所领导,他说:“临近年底,他们工作繁忙,知道我生病肯定要来探望,又要耽误工作……”在去世前几天,他仍拒绝进入加护病房,拒绝一切特殊照顾。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张恩和始终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型号研制连在一起。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一生别无所求,把发动机干出来,这辈子值了。”

  >>>相关阅读 >>>新型太行发动机将使用矢量技术 尾喷口可转动10度

  2016年珠海航展,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首次独立参展亮相,并展出了经过最新改进的国产“太行”发动机,标志着中国发动机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em>新型太行发动机将使用矢量技术 尾喷口可转动</em>

  外机匣管路布置更合理,可维护性提升

  “太行”发动机(涡扇-10)是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是我军第三代主战飞机的配套动力装置,由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牵头研制,成功实现批生产装备歼-11B国产重型战斗机。本届航展展出的“太行”,又有了可喜的新进步新变化。

  从外形上看,此次展出的太行发动机,部分压力管路,采用了高调的金色系涂层装饰,显得非常耀眼。从相关管路的布局情况看,管路布局紧凑有致,令人一改过去外机匣布局有些杂乱的印象。管路较少出现互相重叠和遮蔽的问题,这对于日常维护来说非常简便的。这说明我国的发动机设计上也可以从容的在满足基本设计指标的前提下,更多的考虑可靠性、维护性的问题,而简便的维护是提高出勤率的有效保证。而出勤率是考验一款发动机是否成熟,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指标。

  或将采用矢量发动机技术

  除了“太行”样机展品,在“太行”展台展板上还以特写照片的形式展示了工作状态下的尾喷口的细节。虽然从照片上无法直接看出该发动机是否工作在矢量推力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从发动机控制系统模型展台上的一些小的部件看出一定的端倪,并根据这些变化推断,展板上出现的尾喷口的局部照片,实际是非常低调的展示了装配了矢量喷口的发动机在矢量模式下工作的情况。从背后的展板上的图中可以看出,该型发动机的全向矢量喷口的转动角度为10度,应该属于小角度矢量发动机。

  大家不要小看小角度矢量发动机技术,它是更高水平矢量发动机技术的基础,相信,随着未来的小角度矢量发动机的逐步列装和使用,会逐步积累数据,放开限制。基本达到类似117S那样的大角度偏转的矢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也是指日可待的。

  单晶叶片技术我们已掌握

  近日一些外媒上流传着一些攻击“太行”发动机不好用,技术落后的“杂音”,称我国并未掌握涡扇发动机单晶叶片制造技术,“太行”发动机寿命仅为50小时,远不如AL-31F的800小时。而本届航展上,中国航发用实实在在的展品粉碎了这些谣言,展出了几十件单晶粉末冶金发动机部件,包括各种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粉末冶金制成的涡轮盘等核心零部件,其中DD9第三代单晶高温双层壁冷高压涡轮导向叶片等,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充分表明,单晶叶片材料研发和制造技术我们已经掌握。根据2005年《中国航空报》关于“太行”发动机长久寿命试车的报道,试车试验长达40多天,每天试车十几个小时,因此当年“太行”寿命大概在600~800小时,如今10多年过去了,“太行”历经不断技术改进,使用寿命应该会有更大的提高,应该已经超过800小时。随着继续使用和不断改进,“太行”的技术状态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可靠,越来越先进。

上一篇解放军新型直升机闯高原训练禁区,在高原低温下排除直升机故障

下一篇沈阳航空用3D技术打印歼31"鹘鹰"零件,成功助力"鹘鹰"2.0版首飞

中国军情本月排行

中国军情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