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追悼大会风波暗藏 几个领导人名字被用"4个*"代替 这几个领导人是谁?

发布时间:2016-04-09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大全 > 军事人物 手机阅读
《毛泽东追悼大会风波暗藏 几个领导人名字被用"4个*"代替 这几个领导人是谁?》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04-09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毛主席追悼大会在天安门举行(资料图)

 

  1毛主席追悼大会在天安门举行(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第四辑,原标题为"文革’中的‘伪照片’举隅”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提要:那是毛泽东逝世后在天安门举行的追悼大会,在1976年第10期的《人民画报》上,但见主席台上默哀的领导人行列中,居然空空荡荡缺少了四人,照片下方的说明文字,那四人是用×的符号加以说明的,如果不知内情,这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一

  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夙有“仁义礼智信”丰富传统精神资源的中国,现在竟为“诚信”缺失(在不地道的商品经济环境下,居然几乎成了稀缺资源)伤透了脑筋。别的不说,就说摄影,一个“华南虎”事件闹得全国上下沸沸扬扬。那么,值得探究的是:以求真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如摄影术、照片史以及与胶片工业有关的影视业,如何在某种特殊的目的和意图下,竟成为造假作伪的行当?(如当年人们看电影,经常在正片前要看新闻纪录片,人们将之称为“新闻片子”——取“新闻骗子”的谐音罢了)不要看这种追究没什么意思,其实,这说小可小,说大可大,一如不久前“两会”结束,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再三强调“解放思想”(这四个字已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走过了30年),并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造能力”,无疑,这三种观念和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都只能是我们一贯所说的“实事求是”——求真、求实。

  或许也是因此感受到了时代的潮流和当务之急,在摄影领域,著名摄影家李振盛(前《黑龙江日报》摄影记者)、许林(《人民日报》资深摄影记者)等都公开撰文,承认自己有过造假的经历,如李振盛的文章《我40年前造过假照片——为维护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和“最高指示”的完整而造假》、许林的博客文章《40年新闻摄影回眸与自我批判》等。

  李振盛先生说:当年自己“当记者很无奈”,如“面对自己拍摄的一些本来很正常的新闻照片,却要按照似是而非的‘政治标准’去进行一番非正常的修改,不达到标准,就不能通过审稿关,更甭想见报了”。那时突出政治是比天还大的任务,谁要是不自觉修改有欠缺的照片就甭想见报。用当时的话来说,“这样既适应了政治需要,又体现‘忠不忠见行动’的精神”。

  因此,他拍摄的著名“摄影作品”《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等,就只能是“作品”了,即“依照当时宣传方面的要求,这张照片的画面中存在着‘严重的政治问题’:其一,照片前面的人们振臂高呼口号时,高举的拳头正巧重叠在后面的两幅毛泽东像上,这种‘挥拳打向毛主席’的效果,是对伟大领袖的大不敬行为。其二,照片中人们所举的毛泽东像是红漆木制镜框镶着的,用黑白胶卷拍摄,冲洗出来的照片就变成‘黑框’了,这是绝对不行的!敢给毛泽东像‘加黑框’,该当何罪?其三,照片画面里人们高举的‘最高指示’语录牌上文化大革命中的‘大革’两个字,被前面挥舞的小彩旗遮挡了,仔细一看成了‘文化‘牛’命’。此外,‘要’字被遮住了下边的‘女’字,变成了个‘西’字。如果这样见报,起码也会被定为‘恶毒窜改最高指示’。像这样的新闻照片,是不可能见报的。如果一不留神儿见报了,必定会招来红卫兵包围报社,兴师问罪。怎么办?要想见报就得加工修改。”

  他还回忆说:“自‘文革’开始以来,我们干摄影记者这一行的人逐渐适应了在为政治服务的前提下,对新闻照片进行加工的一套程序。这套加工修改的方法并不复杂:用黑白颜色的水粉调制成适当的色调,在照片上涂抹描绘,先涂抹掉那些影响画面完整的不该有的影像,诸如:重叠在毛泽东画像上的拳头,遮挡标语牌的三角小红旗。再把毛泽东画像上的衣服画出来,还要把那个‘黑’相框抹涂成白色的宽边,再把标语牌上不完整的字写上去,用毛笔在照片上描来画去,一直修改到满意时为止。”当年类似《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这样的“作品”,李振盛还有《“五七战士”与贫农大娘一起学“毛选”》等。

  至于许林先生,更是痛慨于自己当年“摆拍”的经历(如“名作”《南泥湾五七干校》等),他回忆说:“1953年新华社曾有记者提倡‘抓拍’,反对摆拍,但遭到了批判。那时提倡‘本质真实’,反对‘现象真实’。当时国外的记者就开玩笑说,中国照片真‘完美’。”许林先生还发现如今又有新闻照片“摆拍”有回潮的现象,而且雷同化、概念化的照片大有泛滥之势,因此,他更加感到有必要“公开清算和批判自己”,“以实际行动捍卫‘抓拍’的理论和实践效果”。

  二

  “文革”时代,为了现实政治的需要,又有一些照片被“换头”或“切头”的事例。当然,此时“造伪者”的动机却是更加复杂了,他们有的是出于无奈的好意,有的则是“理所当然”的书写历史的不二法则。

  历史是惯常有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的反讽性和吊诡性的,就在“个人崇拜”的狂潮臻于顶峰的不久,历史的无常又显现了出来,曾经高喊对最高领袖要服从、崇拜到“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一句抵一万句”的第二领袖却出了“背叛”乃至意欲杀害最高领袖的事件,此之后,几乎一夜之间,“永远健康”的影像消失了。直到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大概是最近几年吧,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展览会上(“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完整的“十大开国元帅”的照片才得以与世人相见,以至于那位元帅的女儿不由发表感想云:

  多年来,我内心里确实非常沉重。“九一三”事件后,关于我父亲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功,被尽可能地抹去了。我曾经到解放军画报社,想花钱把我父亲的照片洗出来。在指挥平津战役的将领合影中,他们把我父亲抹掉了。我找他们说,这不是原来的照片,历史就是历史,我要原来的照片。

  原来的照片,原来的历史;现在的照片,现在的历史。这是如何纠缠不休的?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包括历史照片)?当然,所以成了“原来”的,抑或“现在”的,不是没有缘由的。从“原来”到“现在”,有恶意的篡改,也有“出于无奈的好意”。

上一篇毛泽东在世遭受几次背叛 每次背叛毛泽东都会说什么 毛泽东怎样面对每次背叛

下一篇开国领袖毛泽东给自己定三条原则 三条什么原则 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毛泽东儿子又是谁

军事人物本月排行

军事人物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