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简介,普米族由来,普米族风俗

发布时间:2016-06-16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传奇 > 民间故事 手机阅读
《普米族简介,普米族由来,普米族风俗》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06-16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普米族简介,普米族由来,普米族风俗】由27军事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

普米族的村落一般分布于山区的半山缓坡地带,平均居住海拔2500米。大多聚族而居,往往是同氏族一个村落。少数地区也有与纳西族、白族、彝族等杂居一村的。村落之间一般相去约半公里,炊烟相望,鸡犬相闻。

普米族人的住房,除了少数汉式瓦盖楼房外,多数都是板屋土墙结构的楼房或木楞子楼房。“木楞房”是纯木结构,木版盖顶,四墙用木料重叠垛成,当地又称“木垒子”。各户住宅围一院落,院门正对的称正房,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四角立柱,中央竖一方形大柱,称为“擎天柱”,认为是神灵所在之处。厢房和门楼都是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堆放杂物。正房内设火塘(锅庄),火塘左右设卧铺,平时家人在正房火塘边食宿、议事、待客,是全家活动的中心。锅庄原是指火塘中架铁锅的三块石头,后大多改用铁三角架。三脚架可以世代相传,是家里的贵重器物,越大越显得家庭富裕。近代所说的锅庄,是指下火塘前一块带有宗教色彩的石头,人们需要时常向它上供,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室内无窗,日间从屋顶挑开两块滑板采光和通风。大门外悬挂牛羊及野生动物的头骨,以示辟邪和祝愿牲畜兴旺。房内挂猪下骸骨象征财富,挂猪尿泡认为有防火之效。尚未分居的已婚子女住侧房,房内不设火塘,有小孩后另建居所。

普米族饮食以玉米为主食,兼食大米、小麦、青稞等。蔬菜种类较少,有青菜、萝卜、茄子、瓜类等。传统的饮食方式有石头烤粑粑、羊胃煮肉、木桶煮食。糌粑面是普米族的传统食品,做法是将粮食炒熟,放在手碓或脚碓中舂成糌粑面,用冷水或开水冲食之。喝茶时可作点心,外出劳动、打猎、旅行时可随身携带。面食类有烤制和煮制两种。各种粮食都可加工成粉,常见食品有烤粑粑、烤稀面饼、煮面片等。

普米族喜食肉,主要是猪、羊、牛、鸡肉,以猪肉数量为多。猪肉有新鲜肉、猪膘肉和腊肉,喜煮成坨肉而食。请客时,如果是盛宴,要当着客人的面宰杀牛羊或猪鸡,以示诚心待客。客人离开时,主人要送一块猪膘肉,称为“散份子”。

猪膘肉是普米人及摩梭人加工整猪的一种特殊方式,即将猪宰杀后,去骨及内脏,用盐和花椒作成腌肉,然后把猪皮缝起来,即成猪膘。因形似琵琶,故又名“琵琶肉”。食用时要一圈圈地切下来。猪膘的多少,往往能反映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一般的家庭每年都制作一、二十个猪膘。可放置数年,富裕人家有的储存到二、三十个猪膘。猪膘是普米人送礼的上等礼品。普米人也自制腊肉和香肠,制法和汉族大体相同。

自明清以来,随着汉族饮食文化的不断传入,普米族的饮食习俗有了很大的变迁。如兰坪、维西、丽江地区的普米族家家户户都会自酿白酒,烹调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富裕人家在红、白喜事上请客,都会做四碟八碗的菜肴,桌凳请白族工匠制造,厨具主要通过购买。新中国成立后,普米族的饮食文化习俗,已和邻近的白族、纳西族、傈僳族等民族的饮食文化基本一样,以汉族的饮食烹制习俗和汉菜为主了。

普米人有喝茶的嗜好。一日至少三茶:早茶、中午茶和晚饭茶。有的人在临睡前还要喝一次茶,叫晚茶。一般是用一个小巧的茶罐,放入茶叶,用水煮成浓茶饮用,其味浓苦。普米人还喜欢喝酥油茶,制作的方法是先在茶桶内放一块酥油或者猪油,加入少量盐和瓜子仁,将开水倒入桶中,用打茶棍在桶内搅拌,直到油水融为一体,倒出后即可饮用。

酒也是普米人喜爱的一种饮料,有烧酒和水酒。水酒类似啤酒,男女老少都爱喝,也是待客的必备之物,当地有“无酒不成话”之说。在婚丧和集会时,使用牛角杯盛水酒,称为牛角酒,主人以将客人灌醉为体面事。

据明清史料的记载,普米族历史上的服饰男子编辫子,头戴藏式帽,佩刀披毡子,戴耳环,左手穿袖子,赤足。妇女肩披细缕发辫,多首饰,穿裙子,赤足;普米族的服饰以宁蒗地区保持传统较多,一般在13岁以前不分性别,都穿有一件右襟麻布长衫,男不着裤,女不穿裙。女孩发饰前留一辫,上栓红绿料珠。男孩则在头部的前边和左右各留一辫,不佩珠;成年男子的服装各地大致相同,主要是上穿麻布短衣。下穿宽大长裤。外罩长衫,束羊毛制的绣花腰带。富裕人家穿氆氇长衫。膝以下用布或毡裹腿,腰间佩刀,赤足,或夏穿草鞋,冬穿粗工牛皮鞋;老年男子蓄长发,用丝线把头发包缠于顶。或剃光头,于头顶留一撮发,缠盘于顶。头包帕或戴毡帽,晚近流行盆沿礼帽,有的还镶饰金边。妇女服饰最为丰富多彩,宁蒗、永胜的普米妇女留长发,以辫子粗大为美,外包黑布大包头。上衣窄袖高领,穿大襟短衣,着百褶长裙。春秋穿夹衣,用灯芯绒缝制,领和衣边镶嵌金银边,称为“金边衣服”,是妇女最华贵的衣装。喜用羊毛彩带束腰,背披羊皮,胸前佩带银链,戴手镯、戒指、项链、耳环、玉坠和串珠头饰等。兰坪普米妇女服饰受当地白族影响较深,普遍穿麻布或毛线裙子,未婚女子头饰正面压贴多层绣花边方巾,发辫中掺入丝线,自左向右绾住布帕,上戴黑色瓜皮帽。有的头扎两股发辫,婚前用双层刺花的天蓝色布包头,外栓有根红头绳。婚后改用黑色布包头。少数讲究装饰的妇女,将发辫编成12股,缀以红、白料珠12双,耳缀银环,项挂珊瑚、玛瑙串珠,胸前佩带“三须”或“五须”银链,节日和婚礼穿花鞋或自制猪皮鞋。

新中国建立后,普米族也和其他各民族一道,在服饰上受汉族的服饰文化影响较多,服饰趋向简单。女子头饰普遍只用花帕,穿领口、襟边、袖口镶边的大襟长衣,外套红、黑、绿色领褂,腰系彩色镶边的黑色或白色方型围腰,戴一些简单的饰品。各地男子除仪式、节庆外,大部分都着汉族服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米族的年轻一辈更多的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服饰文化,西装或牛仔裤都成为人们日常的穿着服饰。

普米族的家庭和婚姻经历了由母系制到父权制、由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前,普米族的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父权制家庭,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在宁蒗和永胜地区盛行大家庭,其中多数是父系大家庭,其他地区多系小家庭。只有居住在泸沽湖附近宁蒗县永宁地区四、五个村的普米族,在当地纳西族的影响下,实行走婚和母系制。

<em>达斡尔族</em>服饰 - 人像, 旅行, 后期, 小清新 - <em>达斡</em>

父系大家庭的家长并不独断专行,男性家长除主持日常事务外,重大问题由全家聚会商讨决定。家长由父亲和长兄担任,受到全家成员的敬重。

现在普米族的父系制地区多是小家庭。平均每户人口4—5人。家庭由男子传宗接代,女子是外姓之人。年长男子为家长,在家长领导下,家庭成员按性别和年龄实行分工。家庭财产实行男性直系亲属继承制,家产诸子均分,幼子得主房,父母留一份养老产业与幼子共同生活。

普米族家庭中的舅权很突出。舅权与父母等同,每年外甥要去舅父家拜年,甥儿女13岁行穿裤子、穿裙子礼后也要去拜见舅父,舅父要赠给衣服、饰物以至大牲畜。舅父对甥儿女的婚姻有权干预,特别是甥女,舅家有迎娶的优先权。出嫁的妇女死后要先向舅家报丧,舅父披着白毡来吊,婿方要屈意奉承。普米族的母系家庭只存在于实行走婚的几个村寨,是由同一始祖的后裔组成的。亲兄弟姐妹属于同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分开居住,姐妹的子女仍然是属于同一个家庭。由于是走婚,母系家庭中不包括本户男女成员的配偶,他(她)们的配偶都住在各自的母亲家。姐妹所生的子女是这个家庭的继承人,而兄弟与其阿注所生的子女不属于这个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和家庭,而生身父亲却是“局外人”。母系家庭的家长一般是由母亲或长姐担任。她是家庭的核心,受到全家的敬重。在母系制下,阿注婚所生的子女,只属于母亲。按传统习俗,男子无抚养儿女的义务,但有抚养甥儿女的责任。在母系制下,儿童并不属于母亲个人,而是属于母亲的整个家庭,他(她)们都是家庭的继承人,将来也要赡养所有的长者。舅舅则把甥儿女都看成是自己的亲骨肉。

普米族亲属称谓中的直系亲属部分,与汉族、白族的称谓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旁系亲属和姑表亲的称谓区分不太够明显。如旁系亲属中伯祖父与叔祖父、伯祖母与叔祖母、姊与嫂同称,姑姨表亲中姑父与伯父、姨夫与叔父、姨姑表兄弟姐妹同称等。这些称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普米族历史上,曾经盛行过氏族内婚和姨姑表优先婚的婚姻制度。

普米族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新中国成立前,普米族实行氏族外婚。选择配偶由父母作主,盛行姑舅表婚优先婚配。结婚年龄较早,女子15岁、男子18岁多已完婚,或者在男女13岁举行成丁礼后结婚。普米族通婚的双方,有三代续娶的风俗,称为“亲三代”。指腹为婚、幼年定婚较普遍。各地普米族的非姑舅表婚一般要经过求亲、敬锅庄、择日、行婚礼等几个步骤。选定对象后,男方向女方家说明意图,如征得女方家族同意,男方家长便请媒人携带礼物去女方家说亲。女方召集家族长辈与男方见面,由女方打开男方带来的定亲酒祭锅庄,敬长辈,畅饮后确定亲事。订婚后,经议聘、过小礼、逢年过节双方互赠礼品,双方家庭来往密切。男方到预定完婚的年份到女方家求婚,对方同意后,多在冬闲的双月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兰坪、维西一带的普米族,婚礼之日盛行“对歌”。当男方迎亲队伍抵达时,女方仍紧闭大门,于是媒人唱起喜歌,叙说双方结亲符合天意人意。女方听到中意处,才开门迎入,并接受迎亲者送来的礼品和礼钱——“开门钱”。迎亲人见到女方老少,都要磕头致意,感谢他们将新娘许配新郎。第二天破晓,将新娘打扮一新,由新娘的弟弟背出扶上马背,饮“出村酒”。到了新郎家,迎候的家人唱起“开门调”,新娘由两个中年妇女扶入洞房。随后,一对新人拜堂,男方设酒席宴客,对唱古歌,跳锅庄舞,通宵达旦。

在盛大的婚礼后,新娘要开始“不落夫家”的生活。兰坪地区新娘不落夫家的时间一般是数年,宁蒗地区则从若干年至一二十年不等,往往要到新娘怀孕后才真正到男方家生活。可见,普米族女子虽然订婚、结婚较早,但真正到夫家坐家往往都很晚,普遍是25岁以后,少数到30、40岁才坐家。在此期间,男方要迎娶新娘四次,举办四次婚礼仪式。按照旧的习惯,姑娘婚后起码要三回三转,设法逃回娘家。若在一迎二迎后就坐夫家,会被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宁蒗地区的普米族还保留着古老的“抢婚”习俗。到议定的婚期时,女方会把新娘藏匿他家,女方亲友则准备对男方迎亲人进行掳掠。待迎亲人抵达,女方蜂拥而上,将其所携带的礼品一抢而光,男方不得反抗,事后用茶叶将礼品赎回。到出嫁之日,女方父母不事先通知新娘,仍让她外出劳动,男方派人将其强掳回家。新娘到达男方家,要先由“韩规”为她举行除秽仪式,目的是把尾随新娘的女方亡灵撵走,使她从此归属于新的家庭。这天,男方要大宴宾客,以示庆祝。普米族婚后不能离异,若丈夫亡故,女子一般由夫家作主转房给夫弟。如无转房对象,则在族内转嫁,族内无对象,则由婆家决断,招婿或留下其子女后再嫁外人,再嫁彩礼由婆家收纳。

上一篇阿昌族简介,阿昌族由来,阿昌族风俗

下一篇塔吉克族简介,塔吉克族由来,塔吉克族风俗

民间故事本月排行

民间故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