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订婚习俗有哪些,唐山市婚礼习俗介绍

发布时间:2016-10-13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传奇 > 民间故事 手机阅读
《唐山市订婚习俗有哪些,唐山市婚礼习俗介绍》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10-13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唐山市订婚习俗有哪些,唐山市婚礼习俗介绍】由27军事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                

(一)汉族正统婚俗

汉人婚嫁风俗,在遵化民间不同地区基本上大同小异。旧社会,正统与非正统婚俗不同,婚嫁仪式各异。

在旧社会,男女长大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要订婚或结婚。男女婚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年貌相当,命不相克,以媒为证。多数男女双方并不认识,第一次见面只能在洞房。这种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当时被视为金科玉律,不可违抗。除此以外,在遵化民间还有很多畸形古怪的婚姻,如买卖婚姻、指腹为婚、童养婚、换婚、招赘婚、转房婚、典妻婚、冲喜婚、荒婚、望门婚、鬼婚和限制寡妇改嫁等。

民国初期,在县城有的比较开明的家庭开始实行文明结婚,实行结婚典礼,双方以鞠躬代替拜天地,迎婚以车代替花轿,自由婚姻代替包办婚姻,婚嫁仪式也有所改变。

旧社会遵化民间的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婚嫁仪式不一,产生了非常繁杂的风俗习惯,青年男女成婚大约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说亲。旧社会男女定婚较早,儿女们到十五六岁,父母就托媒人说亲。家趁人值的户也有媒人找上门来的。说亲全凭“媒妁之言”,媒婆到男方就说姑娘长得如何美;到女方家就说小伙子长得如何俊,并将双方家庭情况作一介绍,以便男女两家互相了解。双方认为门当户对,有意结亲时,媒人就给双方规定一个“相亲”的日期。

2. 相亲。在封建社会,男女的婚事,全由父母做主,做儿女的没有自主权,媒婆两头说好,青年男女往往受骗上当,媒婆从中渔利,因此,在历史上造成很多悲剧。自从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男女婚姻自主,才打破了长期套在妇女头上的封建枷锁,男女的婚事才逐渐解放,才产生“相亲”一说。但相亲也多为父母包办,父母说好便好,做儿女的却无权问津。所谓“相亲”,也不是像现在这样,男女经人介绍之后,可以在一起互相谈谈心,了解一下对方志向、性格、品德,倾吐心情,而是由媒人约定到一个适当的地点,作为串亲偶然相遇,从人的长像、外表方面偷看一眼,就算相亲了,互相不作任何介绍,然后由媒人再争取双方意见。双方都认为可以时,再进行下一步——“相家”。

3. 相家。“相家”,也叫“相门户”,主要是女方到男方相家,由媒人带领女方的亲族看看男方的房院,室内室外以及家庭成员情况,看看遂意不遂意。相家时,男方要准备酒席,如果女方看完后同意,就留下来吃饭,一般说这门亲事便有八九成了。席间,男方要向女方亲属“拜席”,饭后,由男方的亲朋向女方赠送钱或物作为礼品。如果女方不同意吃饭,甚至扭头便走,说明这门亲事十有八九告吹。

4. 换帖子。通过相家,双方有意结亲之后,媒婆先将男方的生辰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合起来是八个字)写在一张红纸上,交给女方,女方也将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给男方,名曰“换帖”。双方都要请算命先生掐算一下,按照生辰八字属相有无相克。按迷信说法属羊的和属鼠的不能结婚,名曰:“羊鼠一旦休”;属鸡的和属猴的不能结婚,名曰:“鸡猴不到头”;属蛇的和属虎的不能结婚,名曰:“蛇虎如刀锉”;属牛的和属马的不能结婚,名曰:“白马犯青牛”,如此等等即所谓八字相克。经过掐算,八字相合,才能订亲。

5. 定亲。定亲前,还有要“彩礼”一说,女方根据男方家庭情况,如男方哥弟兄多,女方为了过门后不受家庭贫困之累,就多要一些彩礼,或者男方人长得不如意,但广有家财,因而彩礼要得更多。也有女方家庭十分贫困多要钱物的。所要彩礼,男方同意后,即可履行定亲手续。“定亲”,也叫“过彩礼”,又叫“下订礼”。双方定好日期,男方的父母和媒人带有部分礼物,如糕点、酒、肉、米、面、衣料、首饰、现金等物到女方家去定亲,并由女方招待一番。席间,姑娘要向男方亲属“拜席”,男方要给拜钱,饭后,女方亲属也要向男方赠送一些礼品,从此,男女家长即可互称为“亲家”。男方把女方所要彩礼备齐后,就要选择良辰吉日娶亲。娶亲前男方要将全部彩礼和“离娘肉”等礼物送到女方家,即所谓“过大礼”,然后才能娶亲。

6. 娶亲。娶亲,其规模、形式,根据男方家贫富身份不同,出入很大。富豪和官绅之家,有大娶的,讲豪华、阔气,举行婚礼十分隆重、热闹。如要高搭彩棚,请戏班唱堂戏或坐腔戏,一时请不到戏班,也要唱一台驴皮影戏。迎娶新娘时,新郎要簪花披红,乘马随彩轿先到女家拜认岳父、岳母,然后乘马先归,谓之大娶。小户人家其娶亲形式极为简单。有的女方因贫穷连饭也吃不上,就将闺女送至婆家,甚至有十来岁就童养到男方家的。下面所要介绍的是旧社会一般规模的娶亲形式。

(1)响门亮轿。解放前全县各地都有“轿子房”,是私人经营的,以租赁花轿、棺罩为生。哪家有了红白喜事,可通过“轿子房”聘请吹奏人员。“响门”,就是事主在娶亲的头天,将吹奏人员请到家里吹奏鼓乐。吹拉弹唱、鼓乐喧天,有的还请几位名艺人唱做腔戏(即清唱),一直闹到深夜。此举一般都在大门外放上桌椅板凳,公开演唱,因此,谓之“响门”。“亮轿”,在响门的同时,将娶亲用的花轿在门口亮一亮。娶亲用的花轿一般是四人肩抬,高5尺,宽3尺多,立体见方的木框,四面围着彩罩,上有轿顶,夏秋是夹层绣花围子。冬季是棉围子,轿门左右各有一根轿杆,前后各两人抬着,走起路来四个人要走一个步伐,花轿上下颤动,甚为可观,过去大姑娘结婚没坐着花轿就称为一辈子的憾事。用花轿抬来的,才算是明媒正娶。

(2)迎娶。过去娶亲都要起得很早,甚至有的半夜就启程。据说娶亲人在半路和另一家娶亲者相撞不吉利。娶亲者不管路途多远,也要大清早太阳不出来就要到女家,因为举行结婚仪式是有时间规定的,在规定时间之内必须把新娘抬回来,去娶亲时,轿内要坐一名十四五岁的小孩压轿,轿前有个“荷包”,是用红布做的约有四五寸长的红布袋,上面拴一条红绳,一头拴在二尺长的木棍上,荷包下面有一撮黄穗子,形似红灯。据说是古时抢亲留下来的例,因抢亲都在夜间行动,必须灯笼火把开道,后来人们认为娶亲时有红灯开路,可以驱逐煞神避邪。娶亲要有“娶门客”(读qiě),大都由新郎的婶辈充当,去女方家迎接新娘。娶门客有坐轿车子的(轿车子不是现代的卧车,而是木制的轱辘,比马车轱辘大,上有布棚围子,里有铺垫,前边用马或驴子拉着,马脖子上套一圈铜铃铛),解放后,轿车子逐渐消失,就在胶轮马车上面搭上席棚,前后敞着,代替轿车子。轿车或轿临到女家,鞭炮齐鸣,以示喜庆。娶亲人到女方家后,女方家要摆上果席,果席分16个盘,即8个果盘(4盘干果,4盘鲜果)和8个糕点盘,沏上茶水。娶亲客吃一点儿糕点,喝杯茶水,就给被聘的姑娘穿轿衣、轿鞋,坐在木桶上由送门客给其梳上两个抓髻,头上蒙红布,由兄或弟背上花轿。姑娘上轿必须哭泣。实际上妇女结婚是人生一个转折点,由姑娘到媳妇,从此离开爹娘,应该是很难过的,作闺女的舍不得离开爹娘,哭是人之常情。由于有这个老礼,如果遇有不哭的,做娘的就在闺女身上用手拧一把,或用笤帚柄将闺女打哭了,有的背轿人,在过屋门时故意将姑娘的头往上门坎碰,把姑娘弄哭,总之,必须哭着走,否则被人耻笑。

(3)送嫁妆。“送嫁妆”也叫“送什盒”。聘闺女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都要陪送闺女一些东西,名曰“嫁妆”。可陪送的东西,大都是女人经常用的化妆品及室内摆设之类的装饰品。如梳妆匣子、瓷瓶、掸罐、盆景、对美人、座钟、挂表、箱子、板柜、衣服、被褥等等(少数地主豪富之家,对闺女养得娇,儿女少,也有陪送闺女房、地产的)。所有陪送的东西,为了显示娘家的体面,都在姑娘上轿前准备好“抬子”,俗称“饰盒”。每抬什盒不论东西大、小、轻、重,都要由两个人抬着,随花轿送到新郎家里。多者有送六十四抬什盒的,最少也要有个梳妆台、罩子灯、洗脸盆之类的东西,凑合两架什盒。

(4)聘送。姑娘出嫁,家中要有“送门客”,“送门客”和“娶门客”是相对称的,如果“娶门客”是婶娘辈,“送门客”也必须是姑娘的婶娘辈。其中也有一些礼节,“娶门客”到新娘家,如果“送门客”接出门外,“送门客”到新郎家,“娶门客”也必须接到门外。在娶亲的路上,她们各坐各的轿车子或棚车。姑娘出嫁了,姑姑、姨娘、舅舅以及亲门近支要随礼,和“送门客”一同要到新郎家统称“新亲”。新亲要另坐一席,由懂礼貌的本族长者相陪。坐席时,“新亲”要按父子不同席的风俗,以同一辈份入座,否则便不能入席。

(5)拜天地。旧社会每家正房前房山处都有个天地窑,正面形似贴壁小庙,背面、两侧全在墙内,成竖长方形的窑洞,是供奉天地神之处。“拜天地”是天知地知向天盟誓的意思,就是说从今日起一男一女成了百年之好,永不变心。“拜天地”是旧社会结婚一种礼仪形式。富有之家娶亲,花轿抬到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轿门要对准大门口,由两个搀新人的正轿贵人(均是未婚的姑娘充任),首先打开轿帘,将娘家做来的子孙饽饽(饺子)由轿内端出来,然后将一个锡壶递到新娘手里(锡壶称“宝瓶壶”,内装五谷杂粮,栗子、枣之类的东西,瓶口用红布蒙上,用五色线扎紧。瓶内的粮食要在结婚三日内熬粥全家食用,意味全家团圆)。新人下轿时在大门槛上放个马鞍子,要一步迈过去。意味着平平安安。门前要有人高举火把,即将大门两旁早已扎好的干草把点燃,据说这是古代人实行抢亲制时门前高举火炬留下来的旧例。后来,人们理解为将新娘身上的邪气赶跑。然后,红毡铺地,因为新娘下轿两脚不能沾地,然而在农村哪有那么长的红毡,就用两块长条毡子往前倒着走,没有毡子,就用两条口袋代替。将新娘搀到天地桌前和新郎行“周公之礼”。所谓周公之礼,就是焚烧香烛纸马,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有司仪人员在旁边高喊:“新郎新娘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礼成!”然后,新郎作拉弓射箭姿势,对准新娘,倒退入新房,新娘面对新郎跟着前进,仍盖着蒙头布由搀新媳妇的人搀着步入新房。据说这种礼节是“桃花女破周公”留下来的例。将新娘搀入新房,炕沿下早已准备下两个粮食口袋,一高一低,登着上炕。粮食口袋内一般装的是红高粮,寓意是步步登高。炕上准备一个木制水桶,里面放有栗子、大枣和一块豆腐,水桶上放一个蒸馍馍用的平底儿,上面铺上新娘的褥子,新娘坐在上面,背着炕沿,面向炕里不说话,静坐,谓之“坐福”。这时新郎才能用红箭头挑开新娘的蒙头布,男女双方才算是第一次见面,是丑是俊,这才知晓,但木已成舟,即使丑陋,也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午饭结束,由嫂嫂辈领着新娘拜祖、认亲。拜祖,就是在祖宗牌位前行跪拜礼;认亲,就是对新郎全家人以及姑姑、姨娘、舅父母等远、近亲属一一拜见。对长辈要行“万福”礼,长辈要赏拜钱。

(6)会亲家。父亲将闺女送到婆家,也是新“亲家”相互认识的时候。新“亲家”首次到女儿家要摆半桌酒席,并在酒席宴上,向亲家和亲家母表示闺女在家教养不够,不懂礼貌,请亲家母平时多指教等等客气话,作一番嘱托。

(7)入洞房。结婚那天晚上,新郎新娘要吃子孙饽饽、长寿面。所谓子孙饽饽,就是捏的饺子。子孙饽饽是有数的,在姑娘年岁的基础上加一倍,如果姑娘17岁,娘家就捏34个饺子随轿带到新姑爷家,晚上吃用。吃子孙饽饽长寿面,象征着子孙满堂,长命百岁,白头到老。洞房里的被褥,大都由儿女双全的嫂子们给铺好,被子里放上不少核桃、枣、花生、栗子,借核桃、枣、栗子的谐音,取“和美”、“早(枣)生立子(栗子)”之意。

(8)回门。娶亲的第三天,新娘带着新郎回娘家,叫“回门”。新郎首次到岳父母家,首先要拜岳父母,然后拜祖、认亲族。招待新姑爷,午饭一般是很丰盛的,由亲门长辈相陪。回门有住两天的,或三四天的不等,但一般都是住一夜或当日即返回。姑娘首次回家,做父母的要了解闺女的心事,看看是否遂心、满意。

(9)送头油。新婚后第五天,新娘的母亲要给女儿送头油。这是新亲家母相互见面的时机。婚后第二十九天,要接闺女住家,但住娘家也不准超过一个月,到时就要将闺女送回或新郎接回。除此之外,每到大的节日,娘家都要接闺女吃“餐饺”。例如,端阳节、中秋节,特别是第一个端阳节,娘家一定要将闺女接回家,据说这是为了躲避瘟疫。

(二)新式婚俗

1952年国家颁布了新婚姻法,父母包办,买卖婚姻为非法。男女双方恋爱自由,婚姻自由,逐步取消了旧式婚俗,革除了迷信色彩,向文明、简朴、热闹方向发展。

婚姻程序也日趋简化。一般是男女双方相恋或经人介绍相识后,即可订婚。男家准备一顿饭,介绍人带女方家长、姑娘到男方家,男女双方议定亲事。男方家长要给女方一些钱物,作为“见面礼”。订婚后男方在逢年过节时接女方来家住几天,以便互相了解和增进感情。双方商量后,男女双方即可到医院进行体检(2003年婚姻法修改后,是否体检,由男女自订,政府不予干涉),到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时,看是否合乎婚姻法,如年龄、疾病、是否未出“五服”(即五代)的婚姻、血亲等。符合婚姻法的,发给结婚证书。男女双方各持一份,视为合法,择日即可举行结婚典礼。喜日这天,一般是由新郎骑自行车或用汽车去接女方。结婚典礼仪式,男女双方不再拜天地,而是向父母来宾等行鞠躬礼,新郎新娘互相鞠躬,引入洞房。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向亲友敬酒致谢。闹洞房、听声的已很少。有的工、青、妇组织操办本系统的青年男女利用节假日举行集体婚礼,这种形式省事、省钱,比较简单节约,深受欢迎。近年来,遵化有关部门每年都组织集体婚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男方不送彩礼,女方不要嫁妆,风正俗清。70年代开始,婚俗有所变化。在农村,女方索要财物逐步升级,除衣物、家具、房屋外,一般还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大三件”。进入八九十年代,婚俗奢华风日趋严重,所要物品越来越高档化。“三大件”已由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改为彩电、冰箱、收录机。现在还有个别的要楼房、汽车等高档贵重物品。

1. 新式婚礼形式。新式婚礼主要有三种:

(1)新旧结合。迎亲由骑马、坐轿改为用自行车、拖拉机、汽车(面包、双排座、小轿车)接亲。新郎新娘穿新婚礼服。家族亲友贺喜送钱送物(上喜礼)。男方家以酒宴招待。

(2)集体婚礼。一般由男女方所在单位的工、青、妇组织操办,男女双方报名参加。主要程序:新婚夫妇介绍恋爱经过,宾客代表致贺词,领导提希望,主办单位赠纪念礼品,晚上演电影、戏剧以示祝贺。这种形式,省钱、省事、省力,深受人们欢迎。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举行集体婚礼后,又回到家中设宴款待宾客的风习。

(3)旅行结婚。新婚男女领取结婚证后,不举行婚礼就去外地观光旅游,回家后,就算完婚。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旅行结婚后仍置办酒席,招待亲友。

2. 新式婚礼程序。新式婚礼大体有如下17个程序:

(1)放鞭炮

(2)奏婚礼进行曲

(3)新郎、新娘就位

(4)证婚人就位

(5)家长就位

(6)向新郎、新娘献花

(7)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8)新郎、新娘向证婚人致敬

(9)新郎、新娘向家长致敬

(10)新郎、新娘向来宾致敬

(11)新郎、新娘互相致敬

(12)新郎、新娘互赠礼物

(13)证婚人讲话

(14)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

(15)家长讲话致谢

(16)送新人入洞房

(17)放鞭炮

(三)非正统婚姻

婚礼习俗简单记 禁忌礼仪莫忘记

1. 童养媳。旧社会,童养媳多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因女方家无力养活闺女,便将10岁左右小女孩聘给或卖给男方家做童养媳,以减轻家庭负担。童养媳到婆家不举行婚礼,等长到14岁左右才结婚,叫“上头”。当童养媳的几年中,多数被婆家人瞧不起,受虐待、歧视,年幼也得从事重体力劳动,吃穿与家人也不平等;到结婚择吉日“上头”时,仪式也较简单。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娘家在婚前把女儿接回家中,到吉日再将女儿送到男家,晚上入洞房;二是在婆家灶前把发辫梳成簪,就算“上头”,晚上入洞房;也有的“上头”后坐在椅子上,叫几个人抬着在院内或者在屋内转几圈,吃上一顿比平常好的饭菜,就算完婚。有的男方家也因家中无有劳力,从小用钱买来较大的女孩,帮家中干活,等到适龄时再与儿子结婚。还有的贫困户,儿子长大说不上媳妇,先行抢养和买进别家的幼女等长大与其子结婚。

2. 换亲。在旧社会,遵化民间因家庭贫困或其他原因儿子说不上媳妇,家中尚有未出嫁的女儿,经媒人介绍,双方家长同意,两家男女互换,不要彩礼。这种形式就是换亲。换亲的男女不是年龄相差悬殊,就是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根本谈不到婚姻自由。婚后大多数感情不好,有的造成婚姻悲剧。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婚姻已不多见。

3. 寡妇改嫁。旧社会,男尊女卑,男丧妻可以续娶,女死夫则不许再嫁,叫“守节”。凡年轻寡妇守节的,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和族人、乡里的支持,官府给予表扬,立贞节牌坊。尽管年轻妇女守寡一生的很多,但也是“吉庆场合要回避,酒席宴上坐下席”。

寡妇提出改嫁的,则被视为伤风败俗,横遭社会非议及家人、族人的刁难。即使再嫁也必须到守孝期满,即不守三年守百天,不守百天也要守到坟头干。寡妇改嫁,婆家往往索要高价,称为卖寡妇。只许单身出嫁,不许携带财产。寡妇改嫁被人称为“二茬子”、“后老婆”、“晚到的”。带去的子女被泛称为“带犊儿”,而且在成婚当天不许带只能在成婚的第二天带去。也有的孩子是过了第二天自己找去的,被称为“赶头子”。这些子女往往被歧视。寡妇改嫁成婚的日子,要暗中定妥,成婚前要先抱一棵大树,以示不再妨夫。出嫁时不准走正门,在天黑时离村,晚上拜堂。也有的男方给少许嫁妆,但是不能给柜,因为不是闺女。坐轿时要把轿帘挑起来,叫“半轿”。结婚仪式也非常简单。有的村还要向迎娶寡妇的索要买道钱。

新中国成立后,新婚姻法规定,寡妇改嫁自由,对前夫的财产除留下奉养老人和抚育子女的以外,有权支配和带走,不许有任何歧视和刁难。贤惠的媳妇,有的带公婆改嫁;有的经公婆同意招婿,在家共同抚养老小,已成为社会的美德。

4. 转房。转房婚也叫“错房婚”,是寡妇改嫁的另一种形式,即弟或兄死后,弟媳或嫂子嫁给大伯子或小叔子。这种婚姻一般是婆媳关系好,家庭团结和睦,为抚养公婆和子女而转房。

5. 活头婚。也叫“二婚”。在旧社会,因为父母包办、买卖婚姻,不少青年男女婚后夫妻感情不和,但不许离婚,尤其不许女方提出离婚,只能委屈一生或自杀身亡。但男方想不要女方,可以一纸休书,就把妻子赶回娘家。而女方家长还认为女儿被休回家是大耻辱,不问青红皂白,只怨女儿,常常被逼出人命。被休回或离婚的人,如果再婚,视为不贞洁,比寡妇再改嫁还要低一等。再嫁时,被称为“活人妻”。不允许在白天迎娶。再婚后,在社会上、家庭和亲友中往往被歧视、非议。

6. 纳妾。在旧社会,有钱有势的人家,除了娶妻外,还可以“纳妾”。妾,即是小老婆,一般的年龄较小,出身贫苦。有的纳妾是因为妻子不会生育,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影响而纳妾,但大多是因喜新厌旧而纳妾。新中国成立以后,婚姻法规定了一夫一妻制,纳妾陋习已被视为非法而不存在了。

7. 招赘。也叫“倒插门”、“男到女家落户”。旧社会,有女无儿者要招养老女婿。被招赘者一般都因家境贫寒或兄弟哥们多或是孤儿,才到女家落户。女家负责办婚事,所生子女要随母姓,可以继承财产。由于旧社会的世俗偏见,过门女婿常常受到女方家族的欺侮和社会的歧视,被人们瞧不起。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倡和鼓励有女无子家招赘。男到女家落户,已被社会上誉为新风尚,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所生子女随父母姓均可,任子女选择。

8. 冲喜婚。在旧社会,女的订婚后,因未婚夫或公婆病重,为了用喜气冲走邪气以此挽救病人,不论年龄是否已到婚期就要结婚,叫“冲喜婚”,也叫“荒婚”。冲喜婚举行婚礼仪式时,如果新郎重病卧床不起,就由其妹怀抱公鸡代其兄出席婚礼仪式。冲喜婚造成许多悲剧,不少妇女在冲喜的当天男方病故就成了寡妇,只能怀抱亡夫的灵牌入洞房。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婚姻被废除。

9. 鬼婚。也叫“冥婚”、“阴婚”。在旧社会。未婚男女死后,按封建礼教习俗不能埋入祖坟,大都埋葬于荒山野岭或地头。其父母为了安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托媒人提亲,为之举行婚礼,叫“鬼婚”。“鬼婚”的婚礼仪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少男少女死后,双方父母做主成亲,将男女双方尸骨合葬到男方祖坟;二是少男少女死去其中一个,父母为死者找配偶,让死人做活人的亡夫或亡妻。无论是哪种形式,双方亲家礼尚往来如常。新中国成立后,此种婚姻被废除。

10. 望门婚。旧社会,姑娘在结婚之前,丈夫死亡,女子要从一而终。结婚时要怀抱灵牌,守节一生,被视为“贞节烈女”,官方为其树立贞节牌坊,社会上大肆宣扬其贞节烈女的美名。新中国成立后,此种婚姻被废除。

11. 骗婚。在旧社会,一般是因女方家庭贫穷或遇到意外的困难,家长不看男方的条件、长相、年龄,不顾女儿的意愿,大要彩礼,把姑娘卖给对方。也有个别生活困难户,把妻子典当出去的。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婚姻虽然政府明令禁止,但变相买卖婚姻的陋习,在贫困乡村仍程度不同的存在。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人贩子以给女子找工作为名,把未婚或已婚女子骗到偏远农村,卖给乡村光棍汉。有的女子把钱骗到手,寻机逃走,然后去外地再行诈骗。此种婚姻是违法行为。

12. 扶正婚。在旧社会,妻子死后,妾生的子女为其母扶正位的婚姻。一般都要再次举行仪式。经过扶正的妾,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妻子,享有妻子的一切权利。

13. 抢婚。一般是以暴力手段迫使女方服从的婚姻,多出于旧社会官宦或有权有势的恶霸之家。他们看中了人家女子美貌,而遭拒绝,使用抢夺手段,强迫成婚。

14. 对房婚。俗称“一门两不绝”。在旧社会,此种婚姻大多出于富户人家。原有两个儿子死了一个,因怕人丁稀少,故一男同时娶二女,按照谁大先娶为一房,同日又娶为二房,谓之“对房”,隔夜轮宿。所生子女按本房关系称谓,即称伯母或婶母,唯其父都称爹。

(四)唱(同剳zha)喜歌

唱喜歌,是遵化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风俗,因为是由说、唱、音乐综合一体形式、且词汇丰富,内涵深刻,用语动人心弦,故群众喜闻乐见。唱喜歌者,多是些孤寡人、乞丐或社会上一些无家少业及游手好闲者,闻有哪家办喜事,便到哪家唱喜歌。唱喜歌时,未进大门,先放少许鞭炮,然后敲敲打打说唱起来,边说边唱,说唱与喜事有关的内容,边唱边说走到大门里,与主人或者执宾人说几句喜性话,道个喜,有的还给东家递上薄礼红包。这些行动,都为的是向东家启发给礼钱。东家高高兴兴地加倍还礼。如在正午到,东家还得专门安排吃喝;如不吃饭(叫赶串饭),东家还需给上办喜事的烟、酒、吃食等。办喜事家,多盼望来唱喜歌的,为的是显得喜事办得圆满热闹。

唱喜歌者,多与当地看喜日子的风水先生有联系,通过看喜日先生知道哪家何时办喜事。有的自己也会算计出办喜事的日期来;还有的是经常走村串庄者,遇到办喜事家,便道喜。唱喜歌者绝大多数受欢迎,但个别户也有的不领情。遵化农村流传着两个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给儿子娶媳妇,可说是张灯结彩,宾客满棚,热闹非常。正值午时,来了个唱喜歌的,面对大门高声歌道:“一进大门红彤彤,看着官气往上升,今天快把喜事办,明年还有官运到府中,佳女美貌多贤惠,佳男才高更有名,佳郎正遇科考年,进京直考榜题名……”恰好新郎是书生,第二年是科考年,真的就考中了,唱喜歌的喜歌意思应验了。这一下唱喜歌的便提高了地位。又有一户人家,可为当地富户,正直盖房上梁时,东家、泥木两工、帮工的忙忙碌碌,此时来个唱喜歌者,敲敲打打,说说唱唱一阵子,可院内竟无一人出来搭理,还有的说风凉话的。唱喜歌的想,东家抠,给你道喜不理茬儿,好!给你说点倒霉话。往院里迈了一步,便有声有色地高唱:“嘿!打竹板劈了杈,一进大门好害怕,大梁上好正开垒,呀!四梁八柱全爬下,大人看着哭,小人吓得直叫妈……”唱罢快步扬长而去。结果,这家盖房真的出现倒塌伤人事故。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消息很快传出,再加上传言中的添油加醋,越传越玄。因此,出现一般人家对唱喜歌者,赶快搭对他高兴走,也别惹出坏事来。

喜歌两则:

(一)

嘿!打竹板响丁当,贵府上下好辉煌。

吉时喜时吉祥兆,佳男佳女结良缘。

新郎才高多出众,新娘貌美似天仙。

亲戚朋友来道喜,合家高兴乐欢欢。

鞭炮咚当震天响,喜性对联映眼帘。

高朋满座贵宾喜,账房厨师更繁忙。

我也高兴来道喜,几句吉言全献上。

今日喜气充满院,明年胖宝笑开颜。

一家大小多和睦,官升财进福满院。

喜日格外都满意,来年吉日我重来,报财源!

(二)

竹板叭叭敲,报喜到门前。

鞭炮震天响,美乐凑得欢。

男女老少乐,亲朋笑开颜。

迎亲车成队,接亲街院满。

新郎才八斗,新娘美如仙。

吉日吉时辰,佳男女良缘。

今日满院红,明年合家欢。

家添宝宝壮,职升财开源。

贵门好福气,福禄定无边。

道喜喜进院,东家快圆缘,好姻缘!

(五)赶串儿

提起赶串儿,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可是在遵化的南部和东南部,如党峪、娘娘庄和铁厂、东旧寨乃至丰润县城一带,仍流行着“赶串儿”的民俗。

这个民俗习惯,不知从哪朝哪代流传下来的。传说过去有个富户人家办喜事娶媳妇,门外来个穿的破鞋拉褂的人到这讨要饭菜吃,这家给他盛了一碗,要他在院子外吃。此人填饱肚后心里很高兴,随即说了几句喜庆的顺口溜,哼了一个小曲,大家觉得这是喜事唱喜歌,皆大欢喜呀。

打那以后,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的时候,周围村庄里总有些吃不上饭的或是整天游手好闲的、逃荒要饭的人都赶到这家里讨碗饭菜吃,走西村串东村,串来串去,人们就管这叫“赶串儿”。赶串儿的人不同于东道主的亲戚、邻居劳忙的吃伙饭,可以上桌子吃,他们只能在门口讨要饭菜。大师傅只要看到有赶串儿的来了就会用一个大碗,给他盛上一碗饭再盛上点杂货菜。富裕点儿的人家上面还要放上几块红烧肉片,这种做法起个名字叫“猴顶灯”。

赶串儿的人接到大师傅给他的饭后端着饭碗到人家的院外吃,吃完饭后把饭碗放到东道主家的院门口台阶上走人即可。也有的人从自家拿来锅碗瓢盆讨要,边讨边唱着喜歌,直到厨房师傅把饭菜盛满才走。还有的人把饭菜连碗端回家,饭碗不还回来东道主也不会怪罪的。东道主从不嫌弃赶串儿的,赶串儿的人越多越好,显得人缘好、人气旺、有脸面。

旧社会的赶串儿人,大都是一些家境贫寒的老弱病残,还有的是从小就游手好闲或头脑有智障的人,为了吃顿饱饭才来的。附近村里曾有一个叫傻柱子的,这家伙从小脑子就缺根弦,所以他父母从来不让他干活儿。因此,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整天游手好闲地不务正业,每天走西村串东村到各村去瞎转悠,专门到周围临村办红白喜事的家中去赶串儿。有一次,村里一家人娶媳妇,傻柱子又去赶串儿了,人家给了他一大碗饭,还给了他好多菜,他就蹲在人家的墙外吃,这时有一群坏小子围住他取乐说:“呵!柱子吃得挺香啊。”那当然,还有鱼有肉呢!”傻柱子得意的答到。

“结婚饭好吃吗?”坏小子们故意地问他。“好吃!”傻柱子点了点头。坏小子们又讽刺挖苦他说:“结婚饭好吃,那我们什么时候吃你的结婚饭呀?”“我结婚?啥叫结婚呀?”傻柱子一听说他结婚有些不明白了。“咳!连结婚你都不知道,你到这儿干啥来了?”坏小子们也被逗乐了。“结婚好,结婚有好饭吃呗。”傻柱子又像悟出了一些道理。

“得了,我看他不知道结婚是怎么回事。”其中一个坏小子神秘地说这样一来傻柱子更来劲儿了,忙凑上去问:“结婚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吧?那我告诉你,结婚就是让你媳妇陪你睡觉呀。”那个坏小子又得意地告诉他。“咳!就是这呀,我妈整天陪我睡觉那不是我妈和我结婚了吗?”傻柱子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得意的“嘿嘿”笑起来。“你这个傻东西真是傻透气了,你妈能是你媳妇吗,记住喽,你妈只能是你爸的媳妇。”那个坏小子给傻柱子一巴掌,大家哈哈大笑着走了。

解放后赶串儿的民俗随着时代的前进,从形式、内容、人员有了新的变化。也有一些赶串儿的很像民间艺人。娘娘庄乡有一尹姓的七旬老人,年轻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了填饱肚子,经常“赶串儿”,大家叫他“赶串儿大王”。他人长得其貌不扬,但头脑灵活,反应很快,张嘴就唱,出口成章,不论哪家有红白喜事,他都能见景生情,唱喜歌,说顺情话,专讨东道主的喜欢。有很多顺口溜、数来宝都是现编现唱,唱的东道主心满意足。不光给他饭吃,还要给些烟酒和喜钱。

有赶串习俗的这一带,谁家都把应候赶串儿作为一件大事,特别是办喜事,男方响门的那天晚上,一般都是准备三四大盆的菜,有白菜,豆腐,油炸丸子,粉条,肉片等多种混在一起熬或炖,然后盛在大锅或大盆里,摆在家门口,等到天黑来赶串儿的人,执宾组织赶串儿的人在门口排好队,按顺序盛,一般都给盛满,然后端回家。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敲盆子敲碗儿,叮叮当当好不热闹。大人们看热闹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显得特红火。给东道主增加了无限喜庆的气氛。

如今,党的政策好了,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家丰衣足食,人人吃穿不愁。但是,“赶串儿”的习俗还是流传下来,只不过现在“赶串儿”的人大都是孩子了。也有个别的大人怀里抱着小孩儿赶串儿。过去是为了解馋、填饱肚子,现在赶串儿是为了凑热闹,图吉利,图喜庆,乡里乡亲和和气气,体现了浓浓的乡情。

上一篇湖州市订婚习俗有哪些,湖州市婚礼习俗介绍

下一篇临沂市订婚习俗有哪些,临沂市婚礼习俗介绍

民间故事本月排行

民间故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