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雪山草地如何克服粮食问题

发布时间:2016-07-14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红史 > 红色秘史 手机阅读
《红军长征在雪山草地如何克服粮食问题》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07-14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红军长征中两次爬雪山,三次过草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一下两上,纵横5千里,辗转驻留16个月,战胜了强敌的追堵和险恶的自然环境,克服了内部的分裂倾向,实现了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功勋彪炳史册,光照千秋。川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以无畏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大力支援红军,积极开展反蒋抗日斗争的事业,曾被毛泽东主席赞喻为中国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

一、粮食问题特别突出的主要原因

本文所指的“雪山草地”位于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个以高原和高山为主的地区,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0.8~4.3摄氏度之间,最低气温为零下36摄氏度。雪山即指红军翻越过的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昌德山、打古山、虹桥山、鹧鸪山、巴郎山、党岭山等;草地即指红原、若尔盖、阿坝大草原及甘孜草原。

1935年,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北进,占领岷江上游地区,创建新苏区,于同年4月23日陆续进入松潘、茂县东部,到1936年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北上,后卫部队于8月下旬最后撤离。三大主力红军先后在阿坝州和甘孜州境内驻留16个月,占长征历时两年的近三分之二。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创建了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和20万人口的苏区支撑10万红军战斗、生存的艰难局面。当时粮食问题成为红军能否生存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川西区地广人稀、物产不丰。据刊载在《川边季刊》1935年3月第1卷第1期上的《四川之边地与开发》一文,在分析“人口分布状况”时写道:“川西区辖茂县、理番、松潘、汶川、懋功、抚边、绥靖、崇化五县三屯属之,总人口为202450人”,该刊同年第4期《屯区鸟瞰》称“总人口计78038户,344249人”。川西区面积5.5万平方公里,农作物以产玉蜀黍著称,大小麦及黄豆次之。年产稻约1000石;马铃薯约5,000,000斤;玉蜀黍约90,000石;青稞约170,000石。牲畜:川西区有牛2,000 ,000头、羊520 ,000只、马骡驴150,000匹、猪100,000头、有名之西狗约有50,000条。以上并非精确统计,只是个估算,特别是农产品,估算当时年粮产不足1亿斤。 当时阿坝州是一个封建农奴社会,由封建主(土司、头人)、牧主和寺庙上层喇嘛三者联合统治。在政治上统治阶级享有无限的封建特权;在经济上他们凭借对土地和草场的支配及操纵,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残酷压迫农牧民,农牧民生活极端贫困,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当地的粮食产量不高,品种也少。人均有粮在400~500斤之间。全区处于封闭的自给自足之经济中,据推算全区总储粮仅在1000万斤左右。

二是红军队伍庞大。红军在进入川西北时,红一方面军近2万人,红四方面军近10万人,在被围追堵截之中,缺衣少粮,军供不济,带入该地区的粮食军需品不多。红军人数占全地区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在红军集中的地区和主要行进路线上,红军人数超过了当地居民人数。

三是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产生了战略上的分歧。主要是毛泽东与张国焘之间的北上与南下的分歧,这种意见分歧使红军举棋不定,要达到意见统一,需要时间来弥合,这就延长了在雪山草地的驻留时间,使粮食问题日益突出。从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全部进入川西北,到6月红一方面军进入该地,到同年9月毛泽东带领1万余人先行北上,张国焘带领8万多人南下,11月其主力翻越夹金山去天、芦、名、雅,有10万红军在川西北留驻6个月,需耗粮2000万斤左右。此后有近2万红军在大小金川地区驻留9个月,需耗粮500~600万斤左右。1936年7月,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又途经川西北历时一个月,5万多红军(最少需100万斤)的粮食也是从阿坝州产粮区筹集的。据此,红军在川西北雪山草地按每人每天一斤粮食计算,总消耗的粮食在2500万斤至3000万斤左右。这相当于红军集中留驻的茂县、松潘(一部分)、理县、汶川、黑水、大小金川、丹巴、马尔康、壤塘、阿坝地区年产粮食的50%以上。

因此,川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红军人数庞大,驻留时间长达一年有余;国民党反动派挑拨民族关系,反动宣传影响人心,以及反动武装的骚扰破坏,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等造成了筹粮困难,成为红军能否生存的首要问题。

二、粮食问题严重威胁到部队的存亡

红军面临的粮食短缺不仅是总体的,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局部上和具体的个体上。1935年7月红六团在黑水马河坝一带几乎陷入绝境,他们向总部发出的求粮急电称:“因为粮秣已绝,茹草饮雪,无法充饥,饿死冻死者触目皆是……生死完全取决于能否及时取得接济。”朱德总司令立即紧急动员,筹集大批粮食,由一军团某部宣传科长舒同同志率领一排武装及几十名运输队员,将粮食送到了马河坝一带,接济红六团。红军战士为了实现北上的宏愿,他们忍受着饥饿的考验。为了生存和革命,饱尝了人间的一切奇味怪食,利用了一切能充饥果腹的“佳品”,如飞禽走兽、皮张革履、死牛烂马、野果蔬菜、树皮草根等,甚至食用了“神仙土”和马粪中残留的粮粒。据老红军文炳清回忆:“我们在草地上行军70多天,一路上都吃野菜。起初,每人每天还能吃四两肉松,或几两粮食。最末一个星期,肉松、干粮、盐巴都没有了,全靠吃野菜度日”。老红军张培荣也回忆说:“两军会合后,部队多,每人只筹集了极少的一点青稞面。几天后,全团断炊,饥饿像一群猛兽,疯狂地噬咬着每个战士的肠胃,我也饿得四肢乏力,头昏眼花。别看着辽阔的草地,能吃的东西早被先行的几万大军给弄光了,我命令将全团的马匹集中宰杀,马肉吃完,马鞍、皮带凡是能煮食的东西,也全部送下肚肠。”

红军的口粮几乎全部由草根、树皮、野菜所代替,一些老人回忆:“人们解出的大便都和马粪差不多了。因缺乏营养,得肿病的也相当多,严重时,有的出外执行任务,在路边上一坐下便不能起来死去了,有的晚上睡时还好好的,第二天早晨便死在床上了。”

三、红军在雪山草地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

红军长征进入川西北地区后,愈向雪山草地迈进,人烟越稀少,离内地更远,粮秣供给更是困难。在这革命成功与失败、红军生存与死亡的关键时刻,摆在红军面前的头等任务,就是要为过草地筹集粮食。

(一)红军筹粮的总体举措:根据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当时红军的生存是革命的根本和最大利益的特殊性。红军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1、缴获战利品--粮食,红军攻占了近10座县城和官寨,缴获了部分粮食、军需品。2、通过苏维埃政府没收了土豪劣绅及土司、头人的部分粮食。3、向商人和农民买粮食(金川苏区的国家粮店初期每天能收买粮食数千斤),这是常用和通用的筹粮方式,也是红军民族工作的具体体现。4、收割地里成熟的青稞、小麦等,插上木版借条或欠条。5、运走藏匿在老百姓家的粮食,留下银圆或欠条。6、买牛羊和牲畜。7、动员老百姓将自己的粮食和食物支援给红军。

为了筹粮,红军成立了一批筹粮组织。红军筹粮的组织措施有:1、成立专门的粮食委员会。根据记载,红军成立了芦花和毛儿盖两个筹粮委员会,为过草地开展筹粮活动。“黑水、芦花粮委担任筹集60万斤粮食的任务,计划在几个出产粮食的中心区域分头进行。”芦花粮委成员,红一方面军的贾拓夫和成仿吾同志奉命率领一支筹粮工作队去瓦钵梁子筹粮。2、地方政权设有粮食部,专管筹粮工作,西北联邦政府和省苏县、苏乡都有粮委,形成强大的筹粮工作网络。3、对粮食进行统一的保管(粮库)、运输和分配,实行定量供给,在金川初期每人每天定量为1斤2两,最后到1936年夏,每天一顿玉米面汤尚难保证。4、对粮食工作不力或有失误的进行处理,西北联邦政府粮食部长郭纯德因工作失误被撤职,并送裁判部。这些组织在红军长征中对筹粮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红军在黑水等地的筹粮活动。“红四方面军主力数万人长征过汶川历时三月之久,所需粮食一百余万斤”。“打粮、送粮是游击队的主要任务,红军过汶川所需粮食,绝大多数是游击队打的”。

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红一、四方面军近9万人次,先后三次途经黑水。红军在黑水境内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足迹遍及18个乡的山山寨寨。红军到达黑水后,广泛宣传革命真理,唤醒藏族民众。在瓦钵梁子一带建立了苏维埃区乡政府,给灾难深重的藏族民众指出了光明道路。在此期间,红军在黑水芦花地区大力开展了筹粮、熬盐和其他活动,为过草地准备了必需的粮食、盐巴和其他御寒物资。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等都亲自下地同红军战士和藏胞一起割麦子;周恩来在工作百忙中也抢时间搓麦;邓小平以及贾拓夫、成仿吾等也都深入高山村寨开展群众工作,筹集粮食。

上一篇华国锋评江青恶行:贬低主席内容下流

下一篇项羽兵败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自刎的真相

红色秘史本月排行

红色秘史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