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金融问题 努力发展经济

发布时间:2014-04-13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红史 > 抗日战争 手机阅读
《延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金融问题 努力发展经济(2)》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4-04-13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经济发展是重要基础

一般来说,两个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生经济联系时,经济力量较弱的一方需要从经济实力较强的一方输入必需品,如前者的输出抵补不了输入,则前者对后者存在着经济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既表现为经济实力强的区域流通的货币在经济实力弱的区域内流通,又表现为经济实力弱的区域必须从经济实力强的区域输入商品。

延安时期,针对边币与法币同时流通并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指出:“边区的问题,基本上不是金融问题,而是经济与财政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发展生产”(《陕甘宁边区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重申“关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和发展农工商业的基本方针相适合,而不是相违背”(《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68页),并明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认为“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忘记发展经济,忘记开辟财源,而企图从收缩必不可少的财政开支去解决财政困难的保守观点,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同时,还批评一些同志“片面地看重了财政,不懂得整个经济的重要性”(《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1—892页)。这些都充分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货币发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货币的发行应以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为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边区政府采取减租减息、发放贷款、开源节流、精兵简政等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推动了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4年,边区耕地面积达到1400万亩,产粮200万石,较1938年年均增加50%。到1945年,农业上实现了“耕三余一”和“耕二余一”;工业上,产品从半自给走上了全自给的道路;商业上也出现了日益繁荣的景象。大生产运动的巨大成果,解决了边区“粮食不足,油盐不足,被服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使边区掌握了足够的物资,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现象,为边币币值稳步提高,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44年,边币发行增加2倍多,但物价上涨只有1倍多,边币又进入到相对的稳定时期。

保持稳定是重要目的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货币金融思想。延安时期,毛泽东曾指出,要保持汇率的稳定,纸币发行要有准备金,要有适当的贸易政策作后盾,应维持不低于伪币之比价(《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37页),“能够解决发展经济与平衡出入口这两个问题,就能使银行币稳定”(《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因此,边区政府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结合边区实际,灵活机动地开展金融工作。当边区物资缺乏时,物价上涨,就适当地降低边、法币比价,使法币升值,便利物资进口,物资进来后,物价跌落,又适当地提升边、法币比价;当边区不缺乏物资时,就适当地提升边、法币比价,使法币贬值,择机扩大边币的流通范围,促进边区金融稳定、边币稳定。但是,作为交换媒介,法币有优于边币的地方,边币是“短腿”,法币是“长腿”(《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五编金融)》,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02页),法币不但是国统区的法定货币,而且还占有边区65%的市场。政策上,边币要独占边区市场而成为边区境内唯一合法的流通工具,但事实上,边区受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不足的影响,又不能完全排除法币,并在对外贸易上将边、法币联系起来,形成了特殊的边、法币同时流通状态和复杂的边、法币关系。

上一篇韩慕侠为29军大刀队开山始祖 曾痛打俄国大力士

下一篇一战时中国海军出兵海参崴 俄警察仍敢枪杀中方水兵

抗日战争本月排行

抗日战争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