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哈尔滨瘟疫:单日死亡达200余人【组图】

发布时间:2014-04-15作者:27资讯网来源:www.27zixun.com阅读数: 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传奇 > 民间故事 手机阅读
《1910年哈尔滨瘟疫:单日死亡达200余人【组图】(2)》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4-04-15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1910年12月24日,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哈尔滨火车站,从车上下来两个人,其中一人三十出头,手里拿着一台贝克显微镜,另一个人更年轻些,提着一大一小两只藤条箱。用以前的老话说,这个拿着显微镜的年轻人,可以算是钦差大臣了。他就是肩负着北京使命的“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另一个人是他的助手林家瑞。不过,这位钦差大臣可跟别人不一样,因为他连中文还说不太利索。

  31岁的伍连德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侨,到中国不过两年的时间。他17岁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03年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机缘巧合之下,伍连德得到一个到中国工作的机会,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

  1910年12月18日的一封电报,改变了伍连德的人生轨迹。外务部右丞施肇基邀请他进京,并希望由他去完成东北防疫的工作。据说,原本外务部并没有看中毫无资历的伍连德,有海归背景的医学官员清朝也不缺乏。可别的官员一听说是这种疫情,基本都找借口推脱掉了,只有伍连德欣然从命。伍连德后来在回忆录里,并没有提及自己是否有过挣扎。

  挑战大清律例的尸体解剖

  哈尔滨傅家甸的中国人聚居区,大多是来自山东、直隶的劳工。他们居住环境恶劣,疫病容易传染,而每逢年末,这些在东北淘了金的人们都要沿铁路返乡,也就是说,到时候病菌会被带到全国,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比疫情更棘手的,是伍连德不得不面对方方面面的敌人,包括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对他的信任程度。

  抵达哈尔滨之初,伍连德首先要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这场疫情究竟是什么。在得知傅家甸一名与当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死于瘟疫后,他决定进行尸体解剖。

  这次解剖是中国第一例有记载的病理解剖,但却是在条件简陋的民居里秘密进行的。原因很简单,在当时的中国,解剖是对死者的大不敬,连当时的大清律例都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化验结果证实,流行在傅家甸的正是鼠疫。

  此后,伍连德向北京外务部发去电文,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铁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离疫区傅家甸;向关内征聘医生。

上一篇民国政府规定未成年人禁烟酒 一旦被抓罚5块银元【组图】

下一篇揭秘1971年宋子文突然猝死之谜 尼克松期待的好戏是什么?

民间故事本月排行

民间故事精选